在广阔的自然和社会中,我们人类真的很是渺小,我们就如同大海中的一条小鱼,或者说是开阔森林中的一树。世界从横向来说很是广阔,从纵向来讲很是长远,而我们人的生命不过百年,生活的环境又有局限。因此,在世界的老人面前,我们人类永远只是小孩子,世界的圆圈是无边无际的,而我们人生的圆圈只是里面的一个小圆。所以,我们应该谦虚,知识越是渊博的人,越是觉得自己学的不够,懂得的不多,就是这个道理。
有人说,会为人好吃饭,不会为人难吃饭。结合生活来想一想,确实是这样的,人首先是社会的,精神的,情感的。理顺了人与人的关系,理顺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你就可以吃饭,可以依靠自己的社会活动能力吃饭。当然,如果你再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就更能适应社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体现自己的价值。
人生什么东西都好学,但是惟有人生的哲学难学。我自己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哲学的心得,只要我们按照人的规律来办事,其实,人生的很多问题都好解决。
首先,我把自己学习哲学规律的心得与大家分享一下。哲学的三大规律:一,质量互变定律;二,对立统一规律;三。否定否定之逆定律。其实,这三大规律可以综合成为一个规律,那就是平衡规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进行说明:人生其实是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到简单。
我们的知识和经验,随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积累,由简单到复杂。积累到一定程度,我们的思想经过发酵和酝酿,会把这些心得进行总结和统一成一个普遍和共同的规律,然后用简单的规律来指导我们来处理,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当然,这些规律的应用,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变通使用,总的来说是万变不离其宗。这里的宗就是事物的客观规律。这其实就是事物发展的动态平衡,有起点,有上升的爬点,有顶点,有落点。
最近在看《千年智慧书》是一位西班牙的作家写的,写的很好,大家如果有时间可以静下心来好好读一下。对于人生为人处世的经验总结,这是我有生以来,我见过最为全面,最为让人觉得心动,语言最为生动的哲理性散文。
我觉得这本书里面讲的最为经典的一篇文章是关于成熟人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具有平和的心态。如果一个人具有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度,那么他的思想和言语都具有了精妙动人的魅力。天地能够包容万物,所以宽容大度是符合自然的天性。
宽容大度超越了其他的品德,超越了精明算计,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就会无往不利,也永远不会落入困境。
记得以前读孔子的论语,孔子讲到人生做到及至的三个方面:仁者无敌,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三个方面其实和著名的企业管理专家余世维讲的员工要培养三个方面的素养:情商,智商,逆商。其实是如出一辄。一个人具有博大的爱心的人会爱惜自己,关心他人,关爱人民和社会,俗话说,帮助人如帮自己。帮助别人的后,人体会分泌使人快乐的激素,同时,自己的爱心和美德也会感染和传递个大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古今中外历史上真正做的好的君主,都是能够勤政,爱民,用好人才的典范。拥有爱心,大度,宽容的管理者身边都会聚集大量的贤能之人,为他出谋划策,为他解除问题。从大的方面来说,这样的人能够为人民做成大的贡献,从小的方面来说,这样的人能够对人好,给人一个良好的环境。
对于修身,治企,治家,治国,自己都看过一些书,象修身方面的有孔子的论语和老子的道德经(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在治企方面的余世维的有关管理方面的讲座,在治家方面有曾国翻的家书,在治国有大国的崛起这部记录片。通过这些学习,自己觉得在为人处世上,谁拥有正确的思想,平和的心态,就能轻松的驾御生活,其实也就是平衡的规律。首先调控好自己的情绪,通过内心的改变来带动外界的改变。就象清朝孝庄皇后说的:一个人连自己都驾御不了,还能驾御一个国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