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吧u的帖子,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所谓的双向奔赴,是木冲早就做好铺垫的切割手段。在说出这句话时,它们就已经想好背刺了。
这里直接借一下吧u的两个问题:“社区冲出来的结果能算服务业吗?”“你不冲,游戏怎么服务你?”
所以我有个暴论,实际上不存在双向奔赴,玩家不冲,厂商就不会做服务业。
吧u们经常犯的错误,就是对厂商抱有信任和期望。事实证明厂商和玩家天生就是对立的,厂商只要有钱了就会背刺玩家。
厂商的诉求是多爆米多尽孝少惹事少提意见,事实上天生与服务业相悖,所以实际上如果没有玩家的威胁,服务业就是一句空话。当你让渡了威胁的权利,那厂商就会立刻撕下服务业的伪装。
玩家的诉求其实是不重要的,因为厂商容不下哪怕再小的诉求。厂商眼里玩家只能分两类:有诉求或无诉求。
所以事实上不存在双向奔赴,这是一个不平等的单方面交易。最坏的情况下厂商可以拼着赔钱毁灭自己的商品,但玩家却什么都干不了,最多骂两句。双方在威胁的最大伤害上其实是不对等的。所以玩家永远不可以信任厂商,现在经过了尘跪林的事件,连与厂商有直接关系的个人也不可以报以信任了。
作为天生弱势的玩家,你必须时时刻刻把利益作为核心的考量标准,才能与厂商站在同一个博弈起点。
这也是我说双向奔赴是阴谋的原因,厂商的视角下绝不可能以信任为核心,只能是以利益为驱动,但是双向奔赴恰恰是需要信任的。木冲提出双向奔赴本质上就是将最应当考量的利益偷换成了信任,而信任在博弈中往往是廉价的。当木冲引导玩家以信任代替利益作为核心因素思考时,它们就已经做好背刺的心理准备了。
实际上在提出双向奔赴后很多洗地言论也是这个论调,“信任木冲吧”,“没办法,是xsj的问题,木冲还是可以信任的”每一次对利益的损害都不提利益,反而用信任背书,不得不提是很高明的公关手段。只不过随着有男不玩的觉醒以及信任的消耗,这个手段不再继续好用了。
综上,以后不用再提什么双向奔赴了,双方不在一个起点,没有同样的破坏力,厂商不能以信任为核心因素考量,就永远不存在双向奔赴。
最后,有男不玩,捂好钱包。

这里直接借一下吧u的两个问题:“社区冲出来的结果能算服务业吗?”“你不冲,游戏怎么服务你?”
所以我有个暴论,实际上不存在双向奔赴,玩家不冲,厂商就不会做服务业。
吧u们经常犯的错误,就是对厂商抱有信任和期望。事实证明厂商和玩家天生就是对立的,厂商只要有钱了就会背刺玩家。
厂商的诉求是多爆米多尽孝少惹事少提意见,事实上天生与服务业相悖,所以实际上如果没有玩家的威胁,服务业就是一句空话。当你让渡了威胁的权利,那厂商就会立刻撕下服务业的伪装。
玩家的诉求其实是不重要的,因为厂商容不下哪怕再小的诉求。厂商眼里玩家只能分两类:有诉求或无诉求。
所以事实上不存在双向奔赴,这是一个不平等的单方面交易。最坏的情况下厂商可以拼着赔钱毁灭自己的商品,但玩家却什么都干不了,最多骂两句。双方在威胁的最大伤害上其实是不对等的。所以玩家永远不可以信任厂商,现在经过了尘跪林的事件,连与厂商有直接关系的个人也不可以报以信任了。
作为天生弱势的玩家,你必须时时刻刻把利益作为核心的考量标准,才能与厂商站在同一个博弈起点。
这也是我说双向奔赴是阴谋的原因,厂商的视角下绝不可能以信任为核心,只能是以利益为驱动,但是双向奔赴恰恰是需要信任的。木冲提出双向奔赴本质上就是将最应当考量的利益偷换成了信任,而信任在博弈中往往是廉价的。当木冲引导玩家以信任代替利益作为核心因素思考时,它们就已经做好背刺的心理准备了。
实际上在提出双向奔赴后很多洗地言论也是这个论调,“信任木冲吧”,“没办法,是xsj的问题,木冲还是可以信任的”每一次对利益的损害都不提利益,反而用信任背书,不得不提是很高明的公关手段。只不过随着有男不玩的觉醒以及信任的消耗,这个手段不再继续好用了。
综上,以后不用再提什么双向奔赴了,双方不在一个起点,没有同样的破坏力,厂商不能以信任为核心因素考量,就永远不存在双向奔赴。

最后,有男不玩,捂好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