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子君152吧 关注:102,403贴子:2,349,630

二次元观察日记:关于“业界药丸”与观感下降的一份病历诊断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依旧宏观二次元小长文
进入叮咚机时代之后,一个声音逐渐从二次元的角落走向大众视野:“现在的日本动画越来越不好看了,不如XX年,还是得看老动画。”这类论断如同周期性发作的病症,往往伴随着每一季新番列表的放出、导视的发布、新番吐槽视频的涌现而出现。它们虽非铁板一块的共识,却构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音,或多或少地左右着大家对动画的观感。究其根源,这并非单一因素所能概括,而是一场由受众、观看方式与舆论环境共同主导的复杂现象。
以下是各个观点(正文在下面
一、头部作品的相对“消失”与作品格局日趋保守
二、新生代名作“拥盾”的缺位与圈层凝聚力下降
三、追番模式变迁与“云观众”、“懂哥”的话语权扩张
四、“厚古薄今”的审美心理与舆论环境的恶性循环
楼下继续说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10-01 06:48回复
    一、头部作品的相对“消失”与格局日趋保守
    诚然,如一些人所指出的,那种在制作水准(作画、演出、音乐等)与思想内核(剧本深度、主题宏大性)上均达到极高水准,并能引发广泛、持久共鸣的“双高”头部动画,在整体占比中的确越来越少。但这并非简单的“业界药丸”。更准确的描述是,动画工业体系日益成熟,脚本家与动画监督们的创作思路日趋保守,从求变转向了求稳,导致资源更多流向了“稳中求胜”的企划。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10-01 06:48
    回复
      2025-10-11 06:04: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造成了每个季度动画的两种典型情况:
      一是名作续篇(或新编)大量出现,如《死神》《乱马》《浪客剑心》等。这些续作画面精细度往往更高,但更多是依靠前作积累的人气与多年后重制的少量噱头来吸引观众,因此常被视为过去时代作品的余晖。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10-01 06:48
      回复
        二是大量作品陷入同质化与制作内卷:制作水准普遍提升,作画更流畅,色彩更艳丽,特效更炫酷,但在故事类型和内核上却高度趋同——异世界转生、萌系日常、公式恋爱等经过市场验证的模板被反复套用。其结果便是,动画的制作技术上去了,惊喜感却下降了。当每一季的新番列表被大量“看起来不错,但似乎又差不多”的作品填充时,观众产生今非昔比的感慨实属必然。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10-01 06:49
        回复
          这种格局的“小”并非始于今日,但在制作技术普遍提升的背景下,且作品的格局因从业者的风险回避而日趋坍缩,导致内核乏力的短板被进一步放大。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10-01 06:49
          回复
            二、新生代名作“拥盾”的缺位与圈层凝聚力下降
            与“头部作品相对消失”相伴而生的,是新生代作品中难以形成一批具有高度忠诚度的核心粉丝群体。在过去,以《EVA》为代表的一众作品,不仅在播出时引发广泛讨论,更在之后的漫长岁月中沉淀下一批愿意反复解读、捍卫其价值,并以此作为自身审美标识的“孝子”。这种深度认同是构筑一部作品经典地位的基础。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10-01 06:49
            回复
              反观当下,许多话题作虽然能在播出期间凭借高光片段或出色演出短暂出圈、引发热议,但其热度往往如潮水般来得快去得也快。播毕之后,能持续引发深入探讨、形成稳定二次创作生态,并让粉丝引以为傲地反复安利的作品相对较少。这背后既有快餐式消费习惯的盛行,也反映出作品本身深度与持久魅力的不足。没有一批愿意为爱发电、深度挖掘作品细节与内核的忠实拥盾,一部动画就很难在时间长河中找到其定位,其“名作化”过程也因此受阻。当缺乏足够多能穿越周期的新“神作”来承载新一代观众的情感与认同,“动画越来越好”的体感自然削弱。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10-01 06:50
              回复
                三、追番模式变迁与“云观众”、“懂哥”的话语权扩张
                传统的、按季度追看深夜动画的阿宅在日益扩大的泛二次元群体中所占比例逐渐下降。随着二次元文化的大众化,大量通过短视频剪辑、剧情解说、社群话题梗,甚至通过买卡买谷子接触作品的观众,其观看行为往往是碎片化的、更注重结果的(例如更关心角色关系性与CP而非剧情本身),而非享受每周一更的悬念积累和社区同步讨论的过程。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10-01 06:50
                回复
                  2025-10-11 05:58: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种变化催生了两个现象:一是“初见滤镜”的失效。对于核心追番者而言,伴随一集集播出,对作品世界观、人物塑造的理解是逐步加深的,允许作品有铺垫和起伏的空间。而对于后来者或“云观众”,他们往往带着被剧透或高期待形成的“超高初见滤镜”去审视一部作品,任何一点不符合预期之处都可能被迅速放大为“崩坏”或“烂尾”。二是“人云亦云的懂哥占据了主流”。在微博、小红书、B站动态等广场式社交媒体上,情绪化、标签化的短评更容易获得传播。“三观警察”出警、基于片面信息的锐评、为了彰显自身“品味”而进行的踩一捧一,构成了嘈杂的舆论场。深入、理性、基于动画本体的讨论空间被压缩,取而代之的是站队、攻击和更多的情绪输出。那些仍在坚持季度追番的传统派阿宅的声音,要么被迫“隐性化”沉入小圈子,要么被淹没在更大的声浪中,失去了对作品评价的主导权。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10-01 06:50
                  回复
                    四、“厚古薄今”的审美心理与舆论环境的恶性循环
                    在所有原因中,“厚古薄今”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尤为重要。人类记忆本身具有美化过去的倾向,因此在回顾入坑作或入坑时期时,往往会过滤掉当时同样存在的平庸、烂尾之作,将记忆聚焦于少数精品。这种对过去的浪漫化想象,构成了评判当下作品的高标准。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10-01 06:50
                    回复
                      更重要的是,这种心理在恶化的舆论环境中被急剧放大,形成了恶性循环。当下的网络生态中,网友们普遍更倾向于情绪输出,而情绪输出往往能获得更高流量——骂一部动画比夸一部动画更容易得到推送与吸引眼球。一篇冷静分析作品优点的长文,其传播力往往比不上一个纯粹情绪输出的吐槽短文。这种“有输出才有流量”的推送机制使得批评的声音被无限放大,造成了幸存者偏差——仿佛所有人都在骂,进而强化了“业界药丸”的整体印象。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10-01 06:51
                      回复
                        做个小总结
                        诚然,目前的日本动画业界确实存在诸多弊病,但这并不意味着当代日本动画一无是处。事实上,每年仍有在叙事、演出等方面做出卓越探索的作品涌现(如《失忆投捕》《芙莉莲》《末日后酒店》等),但它们的被发现、被欣赏,在当下的环境中变得更具挑战。我们正身处一个动画作品数量空前繁荣,但观看体验和评价体系却空前碎片化的时代。那句“越来越不好看”的抱怨,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了众人对于该看什么动画的迷茫。或许,我们再也回不到那个能共同仰望少数几座高峰的时代,而是必须学会在这片点缀着点点繁星的泛海上,各自寻找属于自己的soul动画。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10-01 06:51
                        回复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10-01 07:35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10-01 08:04
                            回复
                              2025-10-11 05:52: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10-01 10: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