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战,7胜2败
1. 兄子菁自轵关入河东......菁所至无不降者,三辅略定。——《晋书·载记十二》
兄子扬武将军菁帅众七千自轵关入......苻菁鱼遵所过城邑无不降附,洪惧,固守长安。——《资治通鉴·卷九十八》
2. 苻菁与张先战于渭北,擒之,三辅郡县堡壁皆降。——《资治通鉴·卷九十八》
3. (副手)谢尚姚襄共攻张遇于许昌,秦主健遣丞相东海王雄、卫大将军平昌王菁略地关东,帅步骑二万救之。丁亥,战于颍水之诫桥,尚等大败,死者万五千人,尚奔还淮南,襄弃辎重。——《资治通鉴·卷九十九》
健至自宜秋,遣雄、菁率众掠关东,并援石季龙豫州刺史张遇于许昌,与晋镇西将军谢尚战于颍水之上,王师败绩。——《晋书·载记十二》
4. (副手)雄乘胜逐北,至于垒门,杀伤太半,遂虏遇及其众归于长安。——《晋书·载记十二》
5. (副手)张重华遣将军张弘、宋修会王擢帅步骑万五千伐秦,秦丞相雄、卫将军菁拒之,大败凉兵于龙黎,斩首万二千级,虏张弘宋修。王擢弃秦州奔姑臧。——《资治通鉴·卷九十九》
张重华拜擢征东大将军,使与其将张弘、宋修连兵伐雄。雄与菁率众击败之,获弘、修送长安。——《晋书·载记十二》
6. 雄遣菁掠上洛郡,于丰阳县立荆州,以引南金奇货、弓竿漆蜡,通关市,来远商,于是国用充足,而异贿盈积矣。——《晋书·载记十二》
九月秦丞相雄帅众二万还长安,遣平昌王菁略定上洛,置荆州于丰阳川。——《资治通鉴·卷九十九》
7. (从,败)秦主健遣太子苌、丞相雄、淮南王生、平昌王菁、北平王硕帅众五万军于峣柳以拒温。夏,四月,已亥,温与秦兵战于蓝田。秦淮南王生单骑突陈,出入以十数,杀伤晋将士甚众。温督众力战,秦兵大败。——《资治通鉴·卷九十九》
8. 会温军乏食徙关中户口而归菁等尾击之温复大败健赏拒温之功以菁为司空。——《十六国春秋·苻菁传》
秦太子苌等随温击之,比至潼关,温军屡败,失亡以万数。——《资治通鉴·卷九十九》
9. (败)庚辰,平昌王菁勒兵入东宫,将杀太子生而自立。时生侍疾西宫,菁以为健已卒,攻东掖门。健闻变,登端门,陈兵自卫。众见健,惶惧,皆舍仗逃散。健执菁,数而杀之,馀无所问。——《资治通鉴·卷一百》
1. 兄子菁自轵关入河东......菁所至无不降者,三辅略定。——《晋书·载记十二》
兄子扬武将军菁帅众七千自轵关入......苻菁鱼遵所过城邑无不降附,洪惧,固守长安。——《资治通鉴·卷九十八》
2. 苻菁与张先战于渭北,擒之,三辅郡县堡壁皆降。——《资治通鉴·卷九十八》
3. (副手)谢尚姚襄共攻张遇于许昌,秦主健遣丞相东海王雄、卫大将军平昌王菁略地关东,帅步骑二万救之。丁亥,战于颍水之诫桥,尚等大败,死者万五千人,尚奔还淮南,襄弃辎重。——《资治通鉴·卷九十九》
健至自宜秋,遣雄、菁率众掠关东,并援石季龙豫州刺史张遇于许昌,与晋镇西将军谢尚战于颍水之上,王师败绩。——《晋书·载记十二》
4. (副手)雄乘胜逐北,至于垒门,杀伤太半,遂虏遇及其众归于长安。——《晋书·载记十二》
5. (副手)张重华遣将军张弘、宋修会王擢帅步骑万五千伐秦,秦丞相雄、卫将军菁拒之,大败凉兵于龙黎,斩首万二千级,虏张弘宋修。王擢弃秦州奔姑臧。——《资治通鉴·卷九十九》
张重华拜擢征东大将军,使与其将张弘、宋修连兵伐雄。雄与菁率众击败之,获弘、修送长安。——《晋书·载记十二》
6. 雄遣菁掠上洛郡,于丰阳县立荆州,以引南金奇货、弓竿漆蜡,通关市,来远商,于是国用充足,而异贿盈积矣。——《晋书·载记十二》
九月秦丞相雄帅众二万还长安,遣平昌王菁略定上洛,置荆州于丰阳川。——《资治通鉴·卷九十九》
7. (从,败)秦主健遣太子苌、丞相雄、淮南王生、平昌王菁、北平王硕帅众五万军于峣柳以拒温。夏,四月,已亥,温与秦兵战于蓝田。秦淮南王生单骑突陈,出入以十数,杀伤晋将士甚众。温督众力战,秦兵大败。——《资治通鉴·卷九十九》
8. 会温军乏食徙关中户口而归菁等尾击之温复大败健赏拒温之功以菁为司空。——《十六国春秋·苻菁传》
秦太子苌等随温击之,比至潼关,温军屡败,失亡以万数。——《资治通鉴·卷九十九》
9. (败)庚辰,平昌王菁勒兵入东宫,将杀太子生而自立。时生侍疾西宫,菁以为健已卒,攻东掖门。健闻变,登端门,陈兵自卫。众见健,惶惧,皆舍仗逃散。健执菁,数而杀之,馀无所问。——《资治通鉴·卷一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