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ieba.baidu.com/p/10089088183?fid=28173038&pid=152689901907&cid=152690324170#152689901907分享吧里另一位8u的分析,现在这种策划的欺骗手段已经到达了新的高峰,甚至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高峰
包括这次尘白也充分说明这一点,他们可以骗、可以藏,直到他们不想藏为止,因为他们压根不在意自己的游戏
但是我很乐观,我非常乐观的相信这种策略是有极限的
https://tieba.baidu.com/p/10088501505?pid=152689025300&cid=0#152689025300这是我的帖子,我认为这种模式终究是有极限的,甚至可以说这就已经濒临极限了:都已经骗和藏了,你再进一步还能做出什么极限的手段呢?总不能抢吧?
这种靠运营策略来谋取利润的手段已经某种意义上到达了顶峰——这也意味着,这之后将不再有更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他们的上限已经几近锁死了
接下来的技术进步只会让给更多的小工作室提供可能性。一个小工作室可能有不爱游戏硬搞玩家的可能性,但几千甚至几万个呢?
更重要的是,没有资本运营的基础,小工作室想活下来本就只能拥抱自己独有的优势,比如赛道优势或者真正让自己蜕变成真正的游戏生产者,推出让玩家真正满意地游戏
在这种新的生产力面前,靠运营策略的游戏终将被卷死:原本你靠着宣发和开源节流能独占鳌头,但未来呢?
人家可没有你的大公司病,人家什么也没有,就硬莽,你靠着你的手段能打赢不断冒出来的新产品吗?
当然这个梦想很长久,可能需要10年才有可能出现,正如20年前马二批判的不热爱游戏的公式策划到现在刚刚进化到竭尽一切手段的程度,但到了这个程度,大厦倾褪已经并不遥远了
也许是我过于乐观,但我想我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