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新闻网讯(作者张立群)浠水一对男女青年,由相识到相恋,遭遇“抗婚”、“病变”等重重磨难后,丈夫不离不弃,妻子不听医生劝告,冒着生命危险,为丈生下一男孩,转为尿毒症。昨日,记者采访了浠水县马垅镇卫生院年轻护士沈秋波和他的丈夫程金涛,患难夫妻坚贞不移感人至深。
有情人终成眷属
昨日,记者来到浠水县马垅镇卫生院,程金涛夫妇住在卫生院集体宿舍里。记者刚一进门,只见程金涛正端着一杯水服侍着躺在床上的沈秋波。“喝点开水吧,别烫着!”情真意切,温馨满屋。程金涛笑着说,妻子以前长得可好看了,脸上的斑块是生病所致。在程金涛眼里,妻子永远是美丽的。
据程金涛介绍,6年前,31岁的他认识了比他小5岁的沈秋波,俩人一见钟情、山盟海誓,一个是非你不嫁,一个是非你不娶。然而这桩婚事却遭到了双方家长反对。首先是沈秋波的父母认为,女儿是医院护士,有稳定收入,而程金涛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小伙子,沈家父母硬是逼着女儿嫁给当地一名教师,沈秋波宁死不从。
看到女方家长如此反对婚事,程家父母也逼着儿子与女朋友分手。程金涛称,除了沈秋波,他宁可独身。面对孩子们如此“执迷不悟”,双方家长只好作出让步。
2005年11月11日,程金涛、沈秋波经历重重磨难,终于携手走进婚姻殿堂。新婚当晚,他们还悄悄给未来的孩子取好名字——程曦,或程希。
病魔突降幸福家庭
与心上人结为夫妻,是程金涛和沈秋波人生最大满足,尽管这份爱一路艰辛,但终于是苦尽甘来,恩爱如初。
婚后,程金涛赶赴新疆打工,沈秋波在家守候,夫妻俩几乎每天要发10多条短信,手机成为他们夫妻互诉相思之情的重要工具了,上厕所也得把手机拿在手上,生怕对方有短信来。
2006年2月初,沈秋波突然感到头昏头疼、浑身水肿,吃不下,睡不好觉。经医生检查:肾小球硬化。沈秋波说,拿到医院诊断书,她没有告诉程金涛,只以为是小病,吃点药就会没事,每次给程金涛发短信都称她“很好。”
半个月后,程金涛从沈秋波的好友胡仕华得到消息,妻子患上了肾病,已卧床半个月了。程金涛立即辞退工作,连夜买票往家里赶,看到妻子面浮目肿,程金涛心疼得直掉泪,遂带着妻子踏上了四处求医,一路艰辛。
替丈夫生孩子死了也值得
从2006年3月起,程金涛不记得多少次带着妻子去武汉、黄石等地求医,只要是听说哪里有名医可以治妻子的病,他都会一下记录下来,从不放过一丁点希望,家里一大摞子车船票见证了这对患难夫妻求医之路。几年下来,程金涛花光了积蓄,债台高筑。由于家里贫穷,每次只要是病情稍好一点,沈秋波就吵着要回家,病情一直没能得到根治。
从新疆回来后,程金涛就失收唯一的收入来源,但他宁可在附近工地一人干两人活,也不愿离开沈秋波半步。这些年,程金涛做过建筑工、搬运工,贩运过农副产品、还替人守过工地。只要有活干,他就觉得妻子的病有希望了。“干活——攒钱——求医”,程金涛就是按照这个模式,不断给自已加油。而他则舍不得多用一分钱,开水、馒头是他的工作主餐,身上穿的衣服都是6年前买的。
患病后,医生曾多次告诉沈秋波:不能要孩子。程金涛也多次表示,只要妻子健康,他宁可放弃要孩子的计划。2007年底,沈秋波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停服避孕药,瞒着程金涛怀孕。3个月后,程金涛终于发了妻子怀孕秘密,痛发一顿“脾气”。看到丈夫如此生气样子,沈秋波感觉自已“没有做错”,一种幸福,一种满足流入全身。
粗大的双指学会打针
沈秋波“十月怀子”经历一场非人磨难,全身肿得像一个发酵馒头,走一步喘三口,吃什么吐什么。程金涛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倾心呵护,倍加关爱。由于是患病产妇,当地医院都不敢为沈秋波接生,夫妻俩只好赶到黄石,但还是被建议到省城生产。2008年腊月18日,程金涛带着妻子赶到省人民医院,19日,顺利剖腹生产一男婴,取名程曦。
程金涛没有想到的是,妻子产后,病情更加严重,躺在床上半年不能下地。2009年10月,经武汉同济医院确诊,转为尿毒症。程金涛后悔万分,不断责骂自已。而沈秋波则不停地安慰他,称愿为他留下一个爱情结晶,死也值得。
随着妻子病情加重,儿子嗷嗷待哺,程金涛更加忙碌,白天要到工地挣钱,中途还要赶回家里侍候病人,给孩子换尿布、喂牛奶,谁也没想到,他粗壮的手竟然学会替妻子打针,给妻子灌肠,熟练程度不亚于一个专业医护人员,但这其中的难和苦,只有他心里最清楚。
沈秋波的大姐告诉记者,看到程金涛坚贞不移对待病妻,她的家人不得不承认女儿当初没有看错人,老俩口逢人就称“这个女婿真可靠”。
面对今后的路程,程金涛似乎不愿谈得太多,他明知要想治好妻子的病,最好的办法只有换肾。但他目前只想多干一点活,多挣一点钱,只有这样,妻子的病和孩子的生活就有希望了。
有情人终成眷属
昨日,记者来到浠水县马垅镇卫生院,程金涛夫妇住在卫生院集体宿舍里。记者刚一进门,只见程金涛正端着一杯水服侍着躺在床上的沈秋波。“喝点开水吧,别烫着!”情真意切,温馨满屋。程金涛笑着说,妻子以前长得可好看了,脸上的斑块是生病所致。在程金涛眼里,妻子永远是美丽的。
据程金涛介绍,6年前,31岁的他认识了比他小5岁的沈秋波,俩人一见钟情、山盟海誓,一个是非你不嫁,一个是非你不娶。然而这桩婚事却遭到了双方家长反对。首先是沈秋波的父母认为,女儿是医院护士,有稳定收入,而程金涛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小伙子,沈家父母硬是逼着女儿嫁给当地一名教师,沈秋波宁死不从。
看到女方家长如此反对婚事,程家父母也逼着儿子与女朋友分手。程金涛称,除了沈秋波,他宁可独身。面对孩子们如此“执迷不悟”,双方家长只好作出让步。
2005年11月11日,程金涛、沈秋波经历重重磨难,终于携手走进婚姻殿堂。新婚当晚,他们还悄悄给未来的孩子取好名字——程曦,或程希。
病魔突降幸福家庭
与心上人结为夫妻,是程金涛和沈秋波人生最大满足,尽管这份爱一路艰辛,但终于是苦尽甘来,恩爱如初。
婚后,程金涛赶赴新疆打工,沈秋波在家守候,夫妻俩几乎每天要发10多条短信,手机成为他们夫妻互诉相思之情的重要工具了,上厕所也得把手机拿在手上,生怕对方有短信来。
2006年2月初,沈秋波突然感到头昏头疼、浑身水肿,吃不下,睡不好觉。经医生检查:肾小球硬化。沈秋波说,拿到医院诊断书,她没有告诉程金涛,只以为是小病,吃点药就会没事,每次给程金涛发短信都称她“很好。”
半个月后,程金涛从沈秋波的好友胡仕华得到消息,妻子患上了肾病,已卧床半个月了。程金涛立即辞退工作,连夜买票往家里赶,看到妻子面浮目肿,程金涛心疼得直掉泪,遂带着妻子踏上了四处求医,一路艰辛。
替丈夫生孩子死了也值得
从2006年3月起,程金涛不记得多少次带着妻子去武汉、黄石等地求医,只要是听说哪里有名医可以治妻子的病,他都会一下记录下来,从不放过一丁点希望,家里一大摞子车船票见证了这对患难夫妻求医之路。几年下来,程金涛花光了积蓄,债台高筑。由于家里贫穷,每次只要是病情稍好一点,沈秋波就吵着要回家,病情一直没能得到根治。
从新疆回来后,程金涛就失收唯一的收入来源,但他宁可在附近工地一人干两人活,也不愿离开沈秋波半步。这些年,程金涛做过建筑工、搬运工,贩运过农副产品、还替人守过工地。只要有活干,他就觉得妻子的病有希望了。“干活——攒钱——求医”,程金涛就是按照这个模式,不断给自已加油。而他则舍不得多用一分钱,开水、馒头是他的工作主餐,身上穿的衣服都是6年前买的。
患病后,医生曾多次告诉沈秋波:不能要孩子。程金涛也多次表示,只要妻子健康,他宁可放弃要孩子的计划。2007年底,沈秋波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停服避孕药,瞒着程金涛怀孕。3个月后,程金涛终于发了妻子怀孕秘密,痛发一顿“脾气”。看到丈夫如此生气样子,沈秋波感觉自已“没有做错”,一种幸福,一种满足流入全身。
粗大的双指学会打针
沈秋波“十月怀子”经历一场非人磨难,全身肿得像一个发酵馒头,走一步喘三口,吃什么吐什么。程金涛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倾心呵护,倍加关爱。由于是患病产妇,当地医院都不敢为沈秋波接生,夫妻俩只好赶到黄石,但还是被建议到省城生产。2008年腊月18日,程金涛带着妻子赶到省人民医院,19日,顺利剖腹生产一男婴,取名程曦。
程金涛没有想到的是,妻子产后,病情更加严重,躺在床上半年不能下地。2009年10月,经武汉同济医院确诊,转为尿毒症。程金涛后悔万分,不断责骂自已。而沈秋波则不停地安慰他,称愿为他留下一个爱情结晶,死也值得。
随着妻子病情加重,儿子嗷嗷待哺,程金涛更加忙碌,白天要到工地挣钱,中途还要赶回家里侍候病人,给孩子换尿布、喂牛奶,谁也没想到,他粗壮的手竟然学会替妻子打针,给妻子灌肠,熟练程度不亚于一个专业医护人员,但这其中的难和苦,只有他心里最清楚。
沈秋波的大姐告诉记者,看到程金涛坚贞不移对待病妻,她的家人不得不承认女儿当初没有看错人,老俩口逢人就称“这个女婿真可靠”。
面对今后的路程,程金涛似乎不愿谈得太多,他明知要想治好妻子的病,最好的办法只有换肾。但他目前只想多干一点活,多挣一点钱,只有这样,妻子的病和孩子的生活就有希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