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吧 关注:14,524,528贴子:460,982,834

回复:直播:虽然你是千金,虽然你在美国,可你在我眼中,不如一个X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987楼2011-02-23 19:04
回复
    我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可是我还没有心里准备,于是急忙把脸闪开,尴尬地假装咳嗽着。


    1988楼2011-02-23 19:05
    回复
      2025-11-28 13:27: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989楼2011-02-23 19:05
      回复
        洗了把脸,又重新补了补妆,等我回到教室时,已经快放学了。Simon手里拿着一张完结的作品,笑盈盈地看着我。这次画上的女孩更像我了。老师的内容已经讲完,现在说话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了。我抿嘴笑了一下:“唉,最后还是凭印象画完的。怎么我去洗手间这一段时间,你画的这么快?”“恩……好像是的……我自己画时比照着你画效率高。”“那还怪我不成?”我嗔道,转念一想,又开起了他的玩笑,“对对对,是怪我,是怪我。都怪小女生的太美丽,让我们的大画家根本无法专注所以效率大降……”没想到,他却抬眼深深看了我一会,然后严肃地说道:“恩,好像是这样的。”结果,飞速升温的还是我的脸蛋。“喂,你……转移尴尬的本事到是学的挺快。”我用拳锤了他一下。“不……我说真的。你刚刚那样子看我……我跟本画不下去……”我们瞬间陷入了沉默,谁也不知道下一句该怎么接上。索性,下课铃及时响起。“我还有点事,先走了。”他把桌上的东西急匆匆地收进书包。“哦……”我突然没话找话地问了一句,“你骑车回家?”“恩。”“那个……”完全不符合我风格地,我竟然说出了一句肉麻的关心语,“路上小心。”他抬头给了我一个温暖的笑容,眨了眨眼睛,然后跑出了门。“How are you doing today?(你好吗?)跳进车里,我向墨西哥大叔问候道。他回过头,端详了我一会,然后笑道:“What so happy?”(什么这么开心?)“What? Did I write on my face?” (恩?写在脸上了吗?)“Well, you only greet me first when you are in a good mood isn’t it?”(恩,你不只有在心情好的时候才会主动和我打招呼吗)“Well, then. Are you suggesting me to greet you first every day from now on, or not greet you at all?” (你是在暗示我从现在起每天都和你打招呼,还是再也不和你打招呼了?)墨西哥大叔把头转回,大笑:“Let me guess. Another cute dude?” (让我猜猜,又遇见中意的了?)“Just shut up and drive your car, Brandon.” (Brandon,闭嘴开你的车吧)我为自己迅速冷却的态度感到惊讶,果然,也只有在那个男孩面前我才能开朗起来吧。一只手拄着腮帮子,一只手漫不尽心地敲打着座椅,我懒洋洋地望向窗外。“Stop here! Brandon!” (在这停下!) 我忽然大叫着。路边,我看见Simon坐在地上,灰头土脸的。他的自行车倒向一边,车把手和车身已经分离。“出什么事了?”我便跳下车,边大声问道。“再次见面比想象中的要快啊。”他看着我苦笑。我打量着他:脸上都是灰,右胳膊肘上血淋淋地破了一大块,双膝上也有擦伤。“你从车上摔下来了?”我过去试图去扶他。“先别……让我再坐会,摔得很重,不知道有没有骨折的地方。”“不会这么严重吧?”我看着他,又升起揶揄他的意思,“怎么会摔啊?大才子的运动细胞都被文学细胞吞噬了?”“刚刚骑着车,突然车把手竟然脱落了!!我震惊中高举着脱下来的车把手连一句what the hell(注:英语里表示惊讶或咒骂的说法,相比what the fvck要文明= =)都来不及说就华丽地失去平衡摔出……”听着他的描述,我脑海里浮现出一副极其滑稽的景象,构思着那一刹那他脸上的表情,不由得失笑出声。但是他的下一句让我的笑容立即烟消云散:“有人在我的车上动了手脚。”他指向倒在一旁自行车车干的顶部:“车把手的管子插入车身的上方后,是通过横入的一根轴固定的。你看,现在那根轴被人抽走了。因为管子内没有空隙,摩擦力很大,所以轴抽走后,车把手也不会轻易脱落,但是已经没有和车身真正链接在一起了。所以在我骑车时如果速度很快,手上用力太大,就会把车手拔出……还好刚才我是甩向人行道,如果是向马路中间的话……”“Bob那个混蛋!!”我咬牙切齿地骂道。“是不是他我没有证据,不能肯定……”他低头。“你……现在打算怎么办?”“我也不知道……我在这个城市就一个人。我打算歇一会然后慢慢把车推回家……就是不知道哪里有修自行车的地方。也许我可以向我寄宿家庭的房东求助一下……”“我帮你!”在我脑子转过来之前,这三个字已经脱口而出,我只好顺着说下去,“先去我家吧。把自行车放在我们的车顶就行……呃……我的意思是,你身上的伤也需要处理一下,我家里的阿姨可以帮你。我身后这位大叔可以把你的自行车送到附近可以修的地方处理的。”“这……”他犹豫着。“我父母一般都很晚回来的……”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补上这一句。“好吧,那……谢谢了。”他腼腆地答道。“来,我扶你起来。”我跳到他身后,两只手从他胳膊下穿过,使劲用力向上拉,可是毕竟我的力气太小,只能把他抬起来一点。“ 呃,我自己……可以的……”他的声音很怪异。我这才注意到我的胸口紧紧地贴着他的背部。“啊,抱歉。”我尴尬地迅速松开手,倒退,结果失去支撑的他又重新重重摔回地面,发出一声哀嚎。“啊,这次,真的抱歉!”我吐了下舌头。墨西哥大叔也走了出来,我和他解释完发生的情况后,他问候了一下Simon的状态,然后帮助他坐进车里。“还好吧?”我坐在他身边,探头观察着他的表情。他显然还因为刚刚的事情十分不好意思,躲避着我的视线。墨西哥大叔把自行车用车里的绳子绑在车顶后,隔着玻璃向Simon努了努嘴,然后用口型对我说道:“So this is the ONE?”(所以这就是了吧?)“Shut up and Drive!


        1992楼2011-02-23 19:05
        回复
          没有中国的补习和习题训练系统,这里的大部分学生想要生存,必须在仅有的教课书和作业里自己分析考点和重点,在短时间里应付从没见过的考试。在这里,同样的科目,我们的考试不一定有中国的难,但是我们挂科的可能比中国的还要多。这不是因为这里的学生笨,而是因为中国学生在考试前都经过大量应试训练,而这里的学生很多情况下真的只能用知识应付考试,而不是例题。因此这里优秀学生的能力是接受知识的能力,在这里,只有把东西学懂,才能过关,而无法像中国学生一样依赖老师布置大量模拟题去迎战测验。 这也是为何到了大学里,真正顶尖的学生还是白人的原因。没有人给大学生补习,能进名校的美国人,相比靠补习和习题册进名校的亚洲人,对于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的速度是要优越的。”“你不断地提出两个教育体制的各种优劣,并没有表明你的态度嘛。”父亲微笑,可是言辞如刀般锐利。“叔叔,我倒不是没有表明我的态度,而是我觉得这件事本身就不需要任何‘态度’。本身教育这件事,就是每个国家都一直在内部争论的事情。事实上,每个国家都在呼吁着教育改革:中国不断地提出减负,注重素质教育和创造性培养。而美国也有不少人提出要加大教育难度,向亚洲的思维性教育靠拢。各国有各国的情形,本身就没有一个适用于所有体制的教育系统。如果问一个普通学生,他大概会偏爱美国教育,因为那看似更轻松——当然,这也不尽然,大家知道,美国的大学以上高等教育其实是比中国的要紧张很多的——但如果客观地去看,我觉得两个教育对于能力的培养做的都是优秀的。而无论在哪个教育体制下,想要生存都要付出一样大的努力。所以我没有任何偏爱。事实上,我觉得,两个教育本身也不需要做出什么壮大的改革。符合国情才是最重要的,一切体制都会随着时间慢慢完善。在最受争议,所谓的‘让笨学生没学上’的中国应试教育下,也在十年内,从2001年的40%初等教育升学率提升到了现在的90%。有句诗说的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觉得大家不必为这件事争论太多,等一等,一切都会明朗。”我父亲即席的一问,他竟能冷静地给出如此有条理的回答,我几乎要站起来膜拜他了。可是父亲却很淡然,把刀叉缓缓放下,用餐巾擦了擦手,悠然微笑:“恩,你说的很客观。你这个年纪可以这样分析事情的人还真不多。那你再说说生活环境的方面吧?”Simon微微点头:“其实我觉得,中国和美国的生活环境都也都各有利弊。不知我这么说,您是否又会觉得我态度不明,”父亲和Simon一起笑开,“但我确实是这么想的。首先,从自然环境来说,美国,尤其是我们这里——加州——是绝对占优势的。中国因为近几年工业发展太快,环境污染的十分厉害。我故乡北京那里基本上天都是灰蒙蒙的,晚上看不到星星。哪像这里蓝天白云的……我以前在北京时一到冬天鼻子就堵塞发痒得厉害,还曾确诊过敏性鼻炎,可是一来到加州就全好了——不得不说这是空气质量的问题。另外这里的居住条件也比北京好很多,房价低廉,中产阶级基本上都可以住上别墅。可是人文和商业环境可能就略逊于北京和中国其他的一些城市了。这里可谓地广人稀,公共交通不发达,别说没有地铁,就连公车和计程车也都极少看见。当然,这是因为加州人均收入高,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车,公共交通根本没有什么市场。但是这对于外地来的旅游客,家庭收入偏低,新移民,以及老年人来说就不是好事了。在这里很多人打个酱油都要开上一两个英里才能到一家超市,不像在国内,想打酱油随便上网找个贴吧就……哈哈,开玩笑的……(看到父亲铁板着的面孔Simon知趣地缩回头去)不过确实在这里没车寸步难行,和中国那种小区楼下就是超市、小卖部、理发店等的集中式居住没法比。另外,人文环境来说,我认为中国那边更温暖一些。我的意思是,中国因为传统文化的关系,加上密集居住的缘故,让人和人之间很亲切,距离很近。邻里之间出了什么事经常互相帮忙,逢年过节也经常凑到一起,而一个小区里的人们,尤其是老人,经常在一起活动,例如一起跳舞,锻炼,打牌等。总之,在那里生活,就是有一种大家挤在一起很暖的感觉。而在这里,我想大部分人住了十几年也没跟旁边房子里住的人说过三句话。每个人都是自扫门前雪,在这里居住给人一种很冷的感觉。尤其是老人们,他们平时本身出门就少;缺少中国的那种社区气氛和条件,他们在美国养老会更憋守在房子里,孤独寂寞。”父亲听完身子向前欠了欠,缓缓开口:“我觉得你说倒也不尽然。”尽管他还是想唱反调,我可以看出,这次父亲态度明显转和。“关于商业上的不方便,我觉得对于这里大部分家庭来说,因为有车,距离都不是什么大事。事实上,开车购物的时间并不比你提到从楼上走到小区门外要长太多。而因为人少,这里还没有中国大城市的拥挤,购物还很方便,反而利于民众所谓的商业活动。而你说中国的人文环境温暖,我到不这么认为。你知道现在在中国,走在街上,有个人摔倒了你都不能去扶吗?有很多这样的骗子,在你去好心去帮助时,赖住你不走,硬说是你让他受伤,借此讹钱,俗称“碰瓷”。结果前一段时间,某市真有人当街晕倒时,千人路过无人关问,差点出大祸。中国还有很多其他类似的社会病状,我觉得‘温暖’一词实在是不适用。


          1996楼2011-02-23 19:05
          回复
            我看见Charlie伫立在一旁,脸色有些难看,但我可以看出,处于某种原因,他不敢和John对立着说话或者做事。


            1999楼2011-02-23 19:06
            回复


              2000楼2011-02-23 19:06
              回复
                “额,还是赶紧过去吧。”我小声咕哝着。


                2001楼2011-02-23 19:06
                回复
                  2025-11-28 13:21: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John微笑着重新搂过我,一起向仓库走去。


                  2002楼2011-02-23 19:06
                  回复
                    接近仓库时,我才借着里面发出的灯光看清John身上的装束,嘴巴都合不上了。


                    2003楼2011-02-23 19:07
                    回复
                      他炸起来的朋克头发,满身的金属链以及夸张的五颜六色的衣服给我强烈的视觉冲击。


                      2004楼2011-02-23 19:07
                      回复


                        2005楼2011-02-23 19:08
                        回复
                          但仓库里的情景更壮观。几十对奇装异服的男女在震耳欲聋的音乐中疯狂跳着舞。


                          2006楼2011-02-23 19:08
                          回复
                            在他们的整个party的诡异装束下,我身上的可爱公主打扮反而显得滑稽可笑。


                            2007楼2011-02-23 19:08
                            回复
                              2025-11-28 13:15: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008楼2011-02-23 19: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