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的,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展现出的默契与合作;看到当厂商资本损害消费者利益时,人们勇敢地尝试、实践与反抗。我看到消费者并不是任人宰割的“肥菜”。
与此同时,我也看到了一群所谓的“混测野狗”,以及那些自以为早有预料、置身事外的旁观者。他们一边宣称自己“对二游厂商早已不信任”,一边嘲笑这次消费者的反抗。在我看来,这种姿态既愚蠢又可悲。
无论是二游、单机游戏,还是其他文娱领域,厂商背叛消费者信任的事件难道还少吗?资本无处不在,从不存在所谓的“绝对信任”。“有男不玩”的群体,难道真的是在绝对信任厂商吗?并不是。问题的核心,从来都不是“厂商是否绝对可信”,而是我们是否有实践与行动,是否去勇于维护属于男性的文娱阵地。
而那些自以为聪明的旁观者,终究只是龟缩的“龟男”。他们的路径依赖让他们从未真正产生过反抗的意识与实践。每当面对厂商的背刺,他们唯一的反应只是自我安慰:“我早有预料”“我从没信任过”。但这种所谓的“智明”,不过是愚蠢的逃避。
结果是,男性文娱阵地不断被蚕食、被割让,而他们却始终选择龟缩,沉迷于虚假的优越感与自我满足。没有任何反抗的实践,就永远不可能孕育真正的反抗意图。到最后,他们所拥有的,只是沉浸在自以为“赢了”的错觉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