惘闻说起来就挺难过的,我要去大麓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去不了周五的can,那天惘闻要搞一个120min的弦乐配置,但周五时间太蛋疼去不了,就想说来看大麓的,结果byd取消了。
我觉得惘闻是一个很典型的努力型乐队,很多乐队首专不说一鸣惊人吧,至少也有特色,但惘闻的首专是我听过的所有大牌乐队里最难听的首专。
从最开始的青涩难听,到后面找到自己的后摇方向,再到现在的国内后摇老大哥,他们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
虽然做的是最刻板印象的那一批后摇,也没有像其他国产后摇乐队一样加入什么民族乐器来彰显什么不同,但我的听感还是挺好的,最喜欢最大众的0.7,其实按照一般的后摇乐队进化方向来说,他们在0.7这张会玩得更花一些,更炫技一点,但他们没有,而是把重点放在情绪上,削弱了以往的噪音部分(但还是有所延续的),这样的结果就是做出最刻板印象的那一批后摇,但他们在堆情绪上做到了极致,可以说这类后摇国内最好的范本了,有时候情绪推得太好反而让我忽略了那些我特别讨厌的后摇元素,在三更半夜听的时候真的会觉得自己是Lonely God。
当然了,如果我不是在半夜听的话估计也会觉得这就是无聊的公式化后摇,这或许也是这类刻板印象的后摇注重在情绪上的弊端。
第二喜欢的是第二大众的看不见的城市,我很喜欢卡尔维诺,所以听之前还是很期待的——是不是要把后摇做成类似文学中的晶体叙事?但听完后发现其实也就是偷了一下名字,重点还是回望他们的家乡大连。明确的叙事使得听众能够精准地抓住他们的情绪方向,特别是小号的加入为苍凉的叙事注入明亮的色彩。我很喜欢大连勿语,我一向认为后摇这个裹脚布风格的优点是能够使歌曲具有高度的叙事性,长也就意味着可以控制叙事的节奏,控制住节奏的同时也意味着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点去进行情绪的表达,但因为后摇本身的特性,再完整的叙事也会给予人想象空间——一个城市的衰败背后是数万人的远走他乡,本身是写给大连的歌曲,但也能贴近每个人生活的真实,可以是曾经辉煌过的城市,也可以是一直贫困的小县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