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昔涟。
在我之前的塑造排名帖子里,昔涟还没到重要剧情因此是没有评分的。而在3.0-3.5的故事里,我对于昔涟角色塑造方面的一些不是特别好的感官体验,和社区很多朋友的观点是类似的——她身上被添加了太多过去那个人的影子。从口癖、动作、台词、wink各方面,既视感都太重了。
我们也喜欢作者或导演创作新作时能让观众“偶尔”忽然能看到过去故人的影子,引发一些唏嘘很感动。
但是关键在于“偶尔”。
昔涟身上爱莉的影子实在是太如影随形太重了,甚至都不能算“彩蛋”而是主体了。
这就使得一些本就不了解爱莉的玩家对昔涟这个角色在3.0-3.5的塑造表现很难称得上满意,甚至会有一些抵触情绪。
但是,我对于3.6里面已经明示并透出的翁法罗斯这个故事最后的“大底”,是相当满意的。
我甚至认为,有这个“故事的底”在,3.7已经稳了。已经不需要再“整出什么大活”,只要把3.6这个“底”忠实地表演出来,再加上一些音乐动画cg这些方面老米一直擅长的料就足够了。
3.6揭露的“故事大底”是什么?
首先就是来古士对那刻夏说的那个,毫不谜语人,几乎是完全明示的“比喻”。一个树庭学者培养了一个实验胚胎。从一开始就取走了胚胎的大脑,然后为身体注入营养。这具身体一直“以为”自己是有头脑的,甚至还长出了颅骨。但是里面却空空如也。最后学者以为实验体停止营养注入就会死,但是实验体出于本能,抢夺了学者的大脑。
这个故事就是翁法罗斯完全的翻版。铁墓就是那个实验体,而“无名泰坦大墓”,就是胚胎的“颅骨”,德谬歌,就是那个“胚胎以为存在,但根本不存在的”大脑。
那,大昔涟是什么?
通过3.6我们明白,小昔涟在每一次轮回尽头都会在泰坦大墓里讲述故事,对着那个不存在的大脑的位置,坚持不懈地“上传”这一世全部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说,“大昔涟”是比卡尔斯兰那、小昔涟都更“熟知”着三千万转轮回的全部过程——卡厄斯兰那虽然亲历了这三千万转轮回,但苦痛和绝望让他的心智几乎全毁,只靠执念支撑。3.6见到丹恒时,他明确表示“还记得开拓者和丹恒这两个名字,知道是重要的人,但是那些具体的情感已经在漫长的岁月里化作几乎不可见的涟漪”。而每一世的小昔涟,都只记得这一次轮回发生的所有故事,在“上传”完毕之后遭到格式化。
而“大昔涟”,在这世界之外的安静墓碑里,完整地,耐心地“听完了”这三千万世故事。她比黄金裔自己还了解他们自己,因为她听到的是三千万个不同的阿格莱雅如何一次次肩负起第二次逐火的重担,以自己的灵魂为祭品,她听到的是三千万个阿那克萨戈拉斯如何一次次以身殉道,只为播撒怀疑的种子,她听到万敌三千万次于孤城中怒吼,风堇三千万次在天空绽放虹彩。人子的抗争、努力、悲欢,爱恨。
而在最重要的最后两次故事中,即第33550336和第33550337(由我们在3.6剧情里上传)次里,“大昔涟”补完了画龙点睛的最后一笔。
如果说,来古士从无机生命开始为铁墓持续注入的无限次循环迭代演算数据,培育的是铁墓的“身体”。那么第1-33550335次小昔涟的讲述,培育的是脑细胞,神经元,脑髓液。是思考的养料和素材。这三千多万次故事,大昔涟都是作为“旁观者”听的。
而第33550336和第33550337次,世界的真相被揭露。翁法罗斯的实质,黄金裔的实质,来古士的存在,天外来客的存在,让这个听故事的大脑第一次惊觉何为“我”。她在拥有了前面33550335次轮回的全部人子的故事之后,补完了“我是何物,我因何而来”的“灵魂”。
因此,我认为,3.7里的“大昔涟”,无论是技能动画用大量的“爱”的元素,还是在此时此刻恰好破土而出孕生,都是合理的。
因为她的“爱”,不是像阿雅和其他黄金一那样在“相处”过程中自然培养的,如涓涓细流一样的感情。大昔涟的“爱”,是大爱。她是翁法罗斯三千万转所有黄金裔和凡人抗击命运的总和,她是这所有故事的注脚和终笔,她是这个星球上发生过的爱恨悲欢、喜怒哀乐的统一体,她爱的是“翁法罗斯”全体生命。她的诞生,本就对应着“生命的第一因为爱”这个主题。
而我看重的从来就不是设定,而是“设定的展开方式。”就好像我看作品不太看“ta是谁”,而是“ta是如何成为ta的”。之前给彦卿高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以至于我可以接受之前小昔涟在一些日常表现里口癖动作wink等细节既视感过强带来的些许不好体验。
综评:小昔涟:
8。
扣分项:日常塑造部分既视感太重,不是一个很好的同位体塑造方式,建议之后再有类似的人物时,弱化“形”上面的表达,可以强化在“核”上面的共振。最好能达到“形不似,神却契合”的效果,我觉得这是更高明的塑造手法。扣1分。
小昔涟最后得分:7。
大昔涟:尽管大昔涟最后戏份都在3.7,但我已经想盖棺定论了。她的这个设定已经意味着只要按着大纲正常输出,不用再展开,只要动画音乐技术跟上,就已经乱杀。
10。

在我之前的塑造排名帖子里,昔涟还没到重要剧情因此是没有评分的。而在3.0-3.5的故事里,我对于昔涟角色塑造方面的一些不是特别好的感官体验,和社区很多朋友的观点是类似的——她身上被添加了太多过去那个人的影子。从口癖、动作、台词、wink各方面,既视感都太重了。
我们也喜欢作者或导演创作新作时能让观众“偶尔”忽然能看到过去故人的影子,引发一些唏嘘很感动。
但是关键在于“偶尔”。
昔涟身上爱莉的影子实在是太如影随形太重了,甚至都不能算“彩蛋”而是主体了。
这就使得一些本就不了解爱莉的玩家对昔涟这个角色在3.0-3.5的塑造表现很难称得上满意,甚至会有一些抵触情绪。
但是,我对于3.6里面已经明示并透出的翁法罗斯这个故事最后的“大底”,是相当满意的。
我甚至认为,有这个“故事的底”在,3.7已经稳了。已经不需要再“整出什么大活”,只要把3.6这个“底”忠实地表演出来,再加上一些音乐动画cg这些方面老米一直擅长的料就足够了。
3.6揭露的“故事大底”是什么?
首先就是来古士对那刻夏说的那个,毫不谜语人,几乎是完全明示的“比喻”。一个树庭学者培养了一个实验胚胎。从一开始就取走了胚胎的大脑,然后为身体注入营养。这具身体一直“以为”自己是有头脑的,甚至还长出了颅骨。但是里面却空空如也。最后学者以为实验体停止营养注入就会死,但是实验体出于本能,抢夺了学者的大脑。
这个故事就是翁法罗斯完全的翻版。铁墓就是那个实验体,而“无名泰坦大墓”,就是胚胎的“颅骨”,德谬歌,就是那个“胚胎以为存在,但根本不存在的”大脑。
那,大昔涟是什么?
通过3.6我们明白,小昔涟在每一次轮回尽头都会在泰坦大墓里讲述故事,对着那个不存在的大脑的位置,坚持不懈地“上传”这一世全部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说,“大昔涟”是比卡尔斯兰那、小昔涟都更“熟知”着三千万转轮回的全部过程——卡厄斯兰那虽然亲历了这三千万转轮回,但苦痛和绝望让他的心智几乎全毁,只靠执念支撑。3.6见到丹恒时,他明确表示“还记得开拓者和丹恒这两个名字,知道是重要的人,但是那些具体的情感已经在漫长的岁月里化作几乎不可见的涟漪”。而每一世的小昔涟,都只记得这一次轮回发生的所有故事,在“上传”完毕之后遭到格式化。
而“大昔涟”,在这世界之外的安静墓碑里,完整地,耐心地“听完了”这三千万世故事。她比黄金裔自己还了解他们自己,因为她听到的是三千万个不同的阿格莱雅如何一次次肩负起第二次逐火的重担,以自己的灵魂为祭品,她听到的是三千万个阿那克萨戈拉斯如何一次次以身殉道,只为播撒怀疑的种子,她听到万敌三千万次于孤城中怒吼,风堇三千万次在天空绽放虹彩。人子的抗争、努力、悲欢,爱恨。
而在最重要的最后两次故事中,即第33550336和第33550337(由我们在3.6剧情里上传)次里,“大昔涟”补完了画龙点睛的最后一笔。
如果说,来古士从无机生命开始为铁墓持续注入的无限次循环迭代演算数据,培育的是铁墓的“身体”。那么第1-33550335次小昔涟的讲述,培育的是脑细胞,神经元,脑髓液。是思考的养料和素材。这三千多万次故事,大昔涟都是作为“旁观者”听的。
而第33550336和第33550337次,世界的真相被揭露。翁法罗斯的实质,黄金裔的实质,来古士的存在,天外来客的存在,让这个听故事的大脑第一次惊觉何为“我”。她在拥有了前面33550335次轮回的全部人子的故事之后,补完了“我是何物,我因何而来”的“灵魂”。
因此,我认为,3.7里的“大昔涟”,无论是技能动画用大量的“爱”的元素,还是在此时此刻恰好破土而出孕生,都是合理的。
因为她的“爱”,不是像阿雅和其他黄金一那样在“相处”过程中自然培养的,如涓涓细流一样的感情。大昔涟的“爱”,是大爱。她是翁法罗斯三千万转所有黄金裔和凡人抗击命运的总和,她是这所有故事的注脚和终笔,她是这个星球上发生过的爱恨悲欢、喜怒哀乐的统一体,她爱的是“翁法罗斯”全体生命。她的诞生,本就对应着“生命的第一因为爱”这个主题。
而我看重的从来就不是设定,而是“设定的展开方式。”就好像我看作品不太看“ta是谁”,而是“ta是如何成为ta的”。之前给彦卿高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以至于我可以接受之前小昔涟在一些日常表现里口癖动作wink等细节既视感过强带来的些许不好体验。
综评:小昔涟:
8。
扣分项:日常塑造部分既视感太重,不是一个很好的同位体塑造方式,建议之后再有类似的人物时,弱化“形”上面的表达,可以强化在“核”上面的共振。最好能达到“形不似,神却契合”的效果,我觉得这是更高明的塑造手法。扣1分。
小昔涟最后得分:7。
大昔涟:尽管大昔涟最后戏份都在3.7,但我已经想盖棺定论了。她的这个设定已经意味着只要按着大纲正常输出,不用再展开,只要动画音乐技术跟上,就已经乱杀。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