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有笔者一个重要决定)
综评:
编排与制作:
以相对保守而节制的“精简产能”模式,尽可能地补全和回收了前面六个版本包括前瞻和pv里的绝大部分伏笔和设定,一个相当成熟而自洽的投入产出比规划。
故事内容与叙述节奏:瑕不掩瑜。主体内容符合预期,剧情走向依然在正道上,承接住了前面的铺垫和情绪,这一点相当不易。
微有瑕疵的地方有几处,下文会展开。截止到此仍然没有任何剧透,给误点进来的朋友一些容错。下面就涉及内容了,建议看过的人再读。
想到哪写到哪,不确定多长,主楼写不完就在楼里继续,建议点下“只看楼主”获得完整的阅读。
首先是编排与制作:
肉眼可见的,3.6主线在三个小时左右的内容里,横向对比铁道制作组的产能和前六个版本,进行了一些“取舍”和“收敛”。
这些“取舍”和“收敛”主要体现在,对新场景美术、音乐cg投入、动画投入、boss战投入等等等等“把点子变成演出所投入的烧钱项目”上。
每个版本都有大约两个新增地图,3.6版本新增的是秋天换色版的树庭和无名泰坦大墓。两张图一个是换色,一个是相对颜色昏暗、比较“朴素”的“电脑机房内部场景”。
每个版本都有boss战,包括boss建模,技能设计和配套音乐(有的转阶段还不止一首,甚至歌曲)。对比3.0的天谴之矛、3.1盗火行者,3.2死龙、3.3艾戈勒晨昏之眼、3.4破碎露脸黑厄与串烧半神、3.5的来古士,3.6版本的金血忆灵无论从外观、建模、技能动画、音乐等各方面应该都是最简朴的。
主打cg是丹恒腾荒的动画,完成度很高。末尾的翁法罗斯英雄记和年初的序章黄金史诗pv基本完全一致,解锁了不同文本和少数细节的变化,譬如长夜月,丹恒腾荒。
除此之外,剧情里还充分利用了整理过去记忆的设定,回到空间站、匹诺康尼大剧院等等可复用的场景推进剧情。
我认为实在是完成的很“聪明”。
如此一来,等于是把“烧在场景,音乐,动画”等等产能地方的精力和预算很大地留给了3.7的翁星终章,合理地做了资源分配与节省,但仍然保证了相当完整的故事讲述,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一个很称职且“经济实用”的“大战前铺垫”版本的编排范例。
故事内容与叙事节奏:
站在翁星故事全局的角度,这个版本完成了前文绝大多数设定与伏笔的回收,包括但不限于:
三月七禁锢于翁法罗斯的始末、与我们建立联系的方式、长夜月的身世与目的、三月七人格的补完和身世的进一步揭秘;
丹恒回到列车后到接过大地火种的展开、与过去记忆的和解和人格的进一步补完;
昔涟在三千万世轮回中的坚持,与“不存在的德谬歌”的进一步个人塑造;
列神之战的进一步展开和动机铺垫;
铁墓、权杖、昔涟、三月七、赞达尔、记忆星神、忆庭、“德谬歌”等大决战中重要人物的动机梳理和行为逻辑阐述。
下面分开逐条来讲我对上面这些完成度和“塑造方式”的观感和评价。
1.三月七与长夜月。丹恒与丹恒腾荒。
从“自我人格补完”这个角度,这个版本约一半篇幅都在讲述两位无名客借由在翁星发生的故事进行的自我成长。
如果要借我在之前发的“翁星人物塑造分”帖子里面的一贯分析出发点,我的观感大约是——
长夜月的部分,个人给到6.5。
三月七本体的部分,可给到8.5。
长夜月作为三月七人格中“烛火中的倒影,一道为保护三月七产生的强大执念”,在整个版本中的塑造,我认为只能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了这个角色应有的任务”。她的剧情部分,玩家基本上还是站在以她为“客体”的观察角度,理清楚了她“从何处来,做了什么,归于何处”。可以比较明显感知,由于篇幅、笔力、避免喧宾夺主影响叙事节奏等因素,放弃了以长夜月为“主体”进行叙事去充实这个角色或者说人格的饱满度的尝试。这让我在回想这个角色的时候,更多地还是感觉到她是作为三月七本体人格的一个“对照组”而存在的。其性格、气场、台词基本上就是营造与原来小三月的反差组进行直接创作的。独属于这个角色本身的人格魅力弧光刻画不足。这导致包括前文中一些看似是伏笔或者隐喻的细节表现,最后也有“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的嫌疑。
对我来说比较明显的一处就是3.5末尾对丹更说的那句“试想这样一种可能,并非是我占据了三月七的身体,而是三月七取回了我的记忆”。这句。
其实这句是有点让人头皮发麻的。因为这事关“一个人的记忆就是这个人存在的证明”这个故事核心主题之一。我们玩家包括丹恒在看到长夜月这个个体的时候,本能地是把她与认识的那个小三月做切割的,都会认为她是“一道幻影,一个切片,一个独立于原有小三月的个体”,想让她把我们认识的三月“还回来”。
但是3.5末尾长夜月对丹恒说的这句话,其实含有这样一层暗示:假如现在世上已经并不存在一个“我们熟知的三月”了,面前这个伞月七就是我们熟知的三月七“找回记忆”之后的完全版,那我们要如何面对伞月七?她究竟可不可以看作三月七?
(怎么已经2000字了我还没开始呢,只看楼主里见)

综评:
编排与制作:
以相对保守而节制的“精简产能”模式,尽可能地补全和回收了前面六个版本包括前瞻和pv里的绝大部分伏笔和设定,一个相当成熟而自洽的投入产出比规划。
故事内容与叙述节奏:瑕不掩瑜。主体内容符合预期,剧情走向依然在正道上,承接住了前面的铺垫和情绪,这一点相当不易。
微有瑕疵的地方有几处,下文会展开。截止到此仍然没有任何剧透,给误点进来的朋友一些容错。下面就涉及内容了,建议看过的人再读。
想到哪写到哪,不确定多长,主楼写不完就在楼里继续,建议点下“只看楼主”获得完整的阅读。
首先是编排与制作:
肉眼可见的,3.6主线在三个小时左右的内容里,横向对比铁道制作组的产能和前六个版本,进行了一些“取舍”和“收敛”。
这些“取舍”和“收敛”主要体现在,对新场景美术、音乐cg投入、动画投入、boss战投入等等等等“把点子变成演出所投入的烧钱项目”上。
每个版本都有大约两个新增地图,3.6版本新增的是秋天换色版的树庭和无名泰坦大墓。两张图一个是换色,一个是相对颜色昏暗、比较“朴素”的“电脑机房内部场景”。
每个版本都有boss战,包括boss建模,技能设计和配套音乐(有的转阶段还不止一首,甚至歌曲)。对比3.0的天谴之矛、3.1盗火行者,3.2死龙、3.3艾戈勒晨昏之眼、3.4破碎露脸黑厄与串烧半神、3.5的来古士,3.6版本的金血忆灵无论从外观、建模、技能动画、音乐等各方面应该都是最简朴的。
主打cg是丹恒腾荒的动画,完成度很高。末尾的翁法罗斯英雄记和年初的序章黄金史诗pv基本完全一致,解锁了不同文本和少数细节的变化,譬如长夜月,丹恒腾荒。
除此之外,剧情里还充分利用了整理过去记忆的设定,回到空间站、匹诺康尼大剧院等等可复用的场景推进剧情。
我认为实在是完成的很“聪明”。
如此一来,等于是把“烧在场景,音乐,动画”等等产能地方的精力和预算很大地留给了3.7的翁星终章,合理地做了资源分配与节省,但仍然保证了相当完整的故事讲述,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一个很称职且“经济实用”的“大战前铺垫”版本的编排范例。
故事内容与叙事节奏:
站在翁星故事全局的角度,这个版本完成了前文绝大多数设定与伏笔的回收,包括但不限于:
三月七禁锢于翁法罗斯的始末、与我们建立联系的方式、长夜月的身世与目的、三月七人格的补完和身世的进一步揭秘;
丹恒回到列车后到接过大地火种的展开、与过去记忆的和解和人格的进一步补完;
昔涟在三千万世轮回中的坚持,与“不存在的德谬歌”的进一步个人塑造;
列神之战的进一步展开和动机铺垫;
铁墓、权杖、昔涟、三月七、赞达尔、记忆星神、忆庭、“德谬歌”等大决战中重要人物的动机梳理和行为逻辑阐述。
下面分开逐条来讲我对上面这些完成度和“塑造方式”的观感和评价。
1.三月七与长夜月。丹恒与丹恒腾荒。
从“自我人格补完”这个角度,这个版本约一半篇幅都在讲述两位无名客借由在翁星发生的故事进行的自我成长。
如果要借我在之前发的“翁星人物塑造分”帖子里面的一贯分析出发点,我的观感大约是——
长夜月的部分,个人给到6.5。
三月七本体的部分,可给到8.5。
长夜月作为三月七人格中“烛火中的倒影,一道为保护三月七产生的强大执念”,在整个版本中的塑造,我认为只能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了这个角色应有的任务”。她的剧情部分,玩家基本上还是站在以她为“客体”的观察角度,理清楚了她“从何处来,做了什么,归于何处”。可以比较明显感知,由于篇幅、笔力、避免喧宾夺主影响叙事节奏等因素,放弃了以长夜月为“主体”进行叙事去充实这个角色或者说人格的饱满度的尝试。这让我在回想这个角色的时候,更多地还是感觉到她是作为三月七本体人格的一个“对照组”而存在的。其性格、气场、台词基本上就是营造与原来小三月的反差组进行直接创作的。独属于这个角色本身的人格魅力弧光刻画不足。这导致包括前文中一些看似是伏笔或者隐喻的细节表现,最后也有“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的嫌疑。
对我来说比较明显的一处就是3.5末尾对丹更说的那句“试想这样一种可能,并非是我占据了三月七的身体,而是三月七取回了我的记忆”。这句。
其实这句是有点让人头皮发麻的。因为这事关“一个人的记忆就是这个人存在的证明”这个故事核心主题之一。我们玩家包括丹恒在看到长夜月这个个体的时候,本能地是把她与认识的那个小三月做切割的,都会认为她是“一道幻影,一个切片,一个独立于原有小三月的个体”,想让她把我们认识的三月“还回来”。
但是3.5末尾长夜月对丹恒说的这句话,其实含有这样一层暗示:假如现在世上已经并不存在一个“我们熟知的三月”了,面前这个伞月七就是我们熟知的三月七“找回记忆”之后的完全版,那我们要如何面对伞月七?她究竟可不可以看作三月七?
(怎么已经2000字了我还没开始呢,只看楼主里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