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上讲的,电工仪表所测的是都是交流量的有效值,也就是大写的I,这个I是整个电路的电流,它在数值上等于S/U,也就是视在电流。它当然包含有功功率产生的电流,也包含无功功率所产生的电流。
2、按照电机功率公式计算出来的是整个电路的电流。这个电流有有功分量,也有无功分量,他们都会作用于电机。无功量不是不存在而是在不停的交换,也就是说无功电流也会作用在电气元件上面。故单纯的计算有功电流对于选择电气元件没有多大意义。
3、根据P=√3UIcosΦ ,不难算出,在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功率因数越低电路电流越大。其实很好理解,你要达到同样的有功功率,但是你的功率因数低,于是就需要更大的无功功率来交换,无功也要产生电流,所以同样有功的情况下,功率因数越低,电流越大。
4、8.7A是额定电流,这个电流是视在电流。功率因数为1就是说这个元件是纯电阻元件,P=S。电机的功率因数是在制造时候就确定下来的,8.7A这个电流值并不是说是在把电机的功率因数调整成1的时候计算出来的电流,当然如果可以调整的话,且假设调整完成以后,电机的有功功率仍然是4kw,他们的数值是不相等的。
最终补充说明一下, 不是说用用功功率公示计算出来的就是有功电流,用无功功率公示计算出来的就是无功电流,用任何一个公示计算出来的都是电路电流。电流的有效值在整个电路(指单一负载电路)里面是相等的,KCL决定的。电机的功率因数不可调,电路的功率因数决定于负载里面容性负荷和感性负荷。要想搞清楚你说的这几个问题,你要转变思考问题的思路,就像楼上所说,有功电流,无功电流本身不可以直接测得,也不可以直接用公式计算出来,它就是一个概念。是为了方便人们理解交流电路现象而创造出来的概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