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数据中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快速重塑。原本由 Cisco、Arista 和华为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 AI 基础设施需求的爆发,新的力量正在迅速崛起。
从份额走势来看,2022 年华为约 9–10%,英伟达仅有 2–3%,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023 年华为依旧维持在 10% 左右,而英伟达已经爬升到 5–6%;2024 年双方份额趋于接近,华为约 11%,英伟达约 10–11%;进入 2025 年第一季度,英伟达份额跃升至 21% 以上,而华为下滑到 6–7%,实现了历史性的反超。
这背后反映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华为在 AI 计算卡领域未能撼动英伟达的主导地位,反而在其相对稳固的交换机市场也被英伟达蚕食份额。英伟达凭借 GPU 与网络产品的紧密协同,充分利用 AI 集群对高带宽、低延迟网络的强劲需求,构建了计算与网络的“双重优势”。
相比之下,华为虽然在中国及亚太地区依然保持一定影响力,但在全球高端数据中心和 AI 驱动场景中的竞争力却逐渐减弱。份额的下降不仅体现出外部环境与政策限制的影响,也揭示了其在生态整合和国际客户拓展上的瓶颈。
整体来看,英伟达正从计算卡的霸主,进一步向网络设备领域渗透,而华为则在双重战场面临压力。未来几年,能否在 AI 基础设施大潮中扳回失地,将是华为能否重塑全球竞争力的关键。
从份额走势来看,2022 年华为约 9–10%,英伟达仅有 2–3%,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023 年华为依旧维持在 10% 左右,而英伟达已经爬升到 5–6%;2024 年双方份额趋于接近,华为约 11%,英伟达约 10–11%;进入 2025 年第一季度,英伟达份额跃升至 21% 以上,而华为下滑到 6–7%,实现了历史性的反超。
这背后反映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华为在 AI 计算卡领域未能撼动英伟达的主导地位,反而在其相对稳固的交换机市场也被英伟达蚕食份额。英伟达凭借 GPU 与网络产品的紧密协同,充分利用 AI 集群对高带宽、低延迟网络的强劲需求,构建了计算与网络的“双重优势”。
相比之下,华为虽然在中国及亚太地区依然保持一定影响力,但在全球高端数据中心和 AI 驱动场景中的竞争力却逐渐减弱。份额的下降不仅体现出外部环境与政策限制的影响,也揭示了其在生态整合和国际客户拓展上的瓶颈。
整体来看,英伟达正从计算卡的霸主,进一步向网络设备领域渗透,而华为则在双重战场面临压力。未来几年,能否在 AI 基础设施大潮中扳回失地,将是华为能否重塑全球竞争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