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这个贴子会很长哈,因为资料要贴很多,当中更主要的是分析。觉得麻烦的慎入。
在贴子开始之前,楼主要事先讲明一件事,也即很多人对于我国古代战争中军队人数的理解问题。
现在的网络环境很乱,也不知道为什么有一些人对于古代战争的认识就很奇怪,有很多的人脑袋里有一个很古怪的想法——就是古代战争没有那么多人,古代战争养不起那么些兵,古代战争里记载的军队作战人数都是虚假的。
你问他为什么虚假,他也拿不出个具体的数据来,就只跟你说,经济不行,养兵废钱之类的,吧啦吧啦一顿。
而另一些人呢,一提到军队数量,他就给你扯“民夫”,说部队的实际作战人数没那么多,大部分都是运送粮草的“民夫”。有关这一点,实在是让人有点无力吐槽。
我把这两点简单并述一下吧。
首先夏商起,至周、汉,再到三国到两晋,在这个漫长的时期里“兵”与“民”的区别并没有那么大,也即士兵的职业化进程非常之慢。像先秦时期,你拿得起锄头即为农,拿得起长戈即为兵。老百姓要服“窑役”,“役”里便有兵役,各国服兵役的时间基本差不多,短的要半年一年,长的要两年三年。战争时期,你拿得起武器即为兵,就要参与作战,具体的比例视战况而定。
比如战国时期的赵国,总人口在五百万左右。长年基本的兵力至少要维持在五十万才能保证基本的防线安全,这个比例至少是十比一。而在长平之战时期,赵国在这一时期全国总兵力在四十五万至五十万之间,长平之战后赵紧急动员,在数年间又组建了一支四十万的军队。你不要单纯的去考虑能不能养得起这么多军队,一个国家处在生死存亡之间的时候,“全民皆兵”并不是什么玩笑,在战国时期尤其如此。在特殊的时期,你拿得起武器就要去打仗了。
如果你不能理解古代的这个概念,那你可以想想今天的朝鲜。朝鲜今天有两千万人口,其正规军加预备役人数在六百万,约等于其三分之一的人口。一旦发生全范围性的战争,你不用怀疑朝鲜能组建出一支六百万的军队出来。当然你可以质疑这六百万人的整体作战能力,但我想你不会怀疑他们有至少六百万支枪对不对?
冷兵器时代,在战争全面爆发时期,十比一的人口军队比例是一个标准数字,也是冷兵器时代一个国家常规作战能从容负担得起的数字。这个比例并不是我这里瞎说的。战国时期,七国总人口大概两千万,根据目前可见的古籍中记载七国军队总数大致也维持在二百万人左右,十比一的比例。
秦末全天下老百姓揭竿而起,各方军队总数量又是维持在二百万左右,总比例也依旧是十比一。
这个军队规模比例当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国家统一后军队规模都有缩减,比如秦,统一后全国常备兵力缩减为七十万。汉在评定诸王之乱后,全国常备兵力也大致在这个数字。
三国时期这个比例又变动了。汉末时期,根据各州基本人口数字来算,军队比例达到了七比一到五比一的比例。三国时期,全国总兵力又大概回到了十比一的比例,比如三国末期晋统一战时晋吴双方总兵力一百四十万,当时全国人口也恰巧在1400万左右。
在贴子开始之前,楼主要事先讲明一件事,也即很多人对于我国古代战争中军队人数的理解问题。
现在的网络环境很乱,也不知道为什么有一些人对于古代战争的认识就很奇怪,有很多的人脑袋里有一个很古怪的想法——就是古代战争没有那么多人,古代战争养不起那么些兵,古代战争里记载的军队作战人数都是虚假的。
你问他为什么虚假,他也拿不出个具体的数据来,就只跟你说,经济不行,养兵废钱之类的,吧啦吧啦一顿。
而另一些人呢,一提到军队数量,他就给你扯“民夫”,说部队的实际作战人数没那么多,大部分都是运送粮草的“民夫”。有关这一点,实在是让人有点无力吐槽。
我把这两点简单并述一下吧。
首先夏商起,至周、汉,再到三国到两晋,在这个漫长的时期里“兵”与“民”的区别并没有那么大,也即士兵的职业化进程非常之慢。像先秦时期,你拿得起锄头即为农,拿得起长戈即为兵。老百姓要服“窑役”,“役”里便有兵役,各国服兵役的时间基本差不多,短的要半年一年,长的要两年三年。战争时期,你拿得起武器即为兵,就要参与作战,具体的比例视战况而定。
比如战国时期的赵国,总人口在五百万左右。长年基本的兵力至少要维持在五十万才能保证基本的防线安全,这个比例至少是十比一。而在长平之战时期,赵国在这一时期全国总兵力在四十五万至五十万之间,长平之战后赵紧急动员,在数年间又组建了一支四十万的军队。你不要单纯的去考虑能不能养得起这么多军队,一个国家处在生死存亡之间的时候,“全民皆兵”并不是什么玩笑,在战国时期尤其如此。在特殊的时期,你拿得起武器就要去打仗了。
如果你不能理解古代的这个概念,那你可以想想今天的朝鲜。朝鲜今天有两千万人口,其正规军加预备役人数在六百万,约等于其三分之一的人口。一旦发生全范围性的战争,你不用怀疑朝鲜能组建出一支六百万的军队出来。当然你可以质疑这六百万人的整体作战能力,但我想你不会怀疑他们有至少六百万支枪对不对?
冷兵器时代,在战争全面爆发时期,十比一的人口军队比例是一个标准数字,也是冷兵器时代一个国家常规作战能从容负担得起的数字。这个比例并不是我这里瞎说的。战国时期,七国总人口大概两千万,根据目前可见的古籍中记载七国军队总数大致也维持在二百万人左右,十比一的比例。
秦末全天下老百姓揭竿而起,各方军队总数量又是维持在二百万左右,总比例也依旧是十比一。
这个军队规模比例当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国家统一后军队规模都有缩减,比如秦,统一后全国常备兵力缩减为七十万。汉在评定诸王之乱后,全国常备兵力也大致在这个数字。
三国时期这个比例又变动了。汉末时期,根据各州基本人口数字来算,军队比例达到了七比一到五比一的比例。三国时期,全国总兵力又大概回到了十比一的比例,比如三国末期晋统一战时晋吴双方总兵力一百四十万,当时全国人口也恰巧在1400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