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30日漏签0天
上宝中学2014届吧 关注:889贴子:12,143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7回复贴,共1页
<<返回上宝中学20...吧
>0< 加载中...

您怎么看“虎妈”蔡美儿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tong617617
  • 短短寒假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偶尔看到了关于虎妈的故事,又想起上学期讨论激烈的“功课多少的问题”,虎妈又是一个严厉教养孩子的成功例子,她生活在美国,这种方式在欧美国家几乎到了犯罪的程度。
这个故事是一向对第三代宠爱有加的孩子的外公推荐我看的,呵呵,希望我继续,更加严厉吗? 有时间的也去搜一搜读读吧。
http://news.sina.com.cn/o/2011-02-14/021621948094.shtml


  • 项项zz
  • 中二初二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那孩子真是好可怜的...


2025-08-30 12:28: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lisa紫儿
  • 决战中考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当然,在任何社会,对于人的培养,都要强调德的因素。所谓德才兼备,恐怕任何家长都不会反对。在古人那里,德才兼备,才算成人。但是,越来越多的家长,不在乎自己孩子的德行。互助,友爱,团结这样的概念,越来越变得陌生。孩子上学,很少有家长教孩子帮助同学,反而鼓励他们去互挖墙角,学习经验不仅不能互相分享,反而要互相保密。于是所谓好学校的学生,实验班的学生,互相挤兑的恶性竞争就越严重,以至于有人说现在的实验班,就是狼孩班。里面的很多孩子都相信萨特的名言,他人就是地狱。只有周围人的不好,才意味着自己的好。当然,这样教出来的孩子,对自己的父母,也不会有什么好。很多家庭,孩子已经成为事实上的皇帝,对父母动辄呵斥,甚至打骂,只会无条件地要求父母为他付出,而他们自己却感觉得到的一切,都是应该的。面对孩子的“不孝”,有些家长又感到有点慌,在国学复兴的背景下,他们指望学校加修国学课程,学一点三字经,弟子规,甚至学点于丹的论语解读,让孩子孝顺起来。
其实,没有一所学校不强调德育,不声称自己是德智体,审核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学校的德育,仅仅在德育课上。教育过程的社会公德的培养,是最为缺乏的。中国的学生有别的国家学生所没有的政治课,还要加上课时不少的德育课,说起来目的其实都是德育。但是,这样教下来,一些基本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一些社会公共道德的准则,学生都很欠缺。德育被框在课堂上,在课堂以外,没有人讲究公德。在其他的教育环节,往往都是反着来。虽然德育课上不乏公平公正的概念,但在现实的教学中,学校和老师嫌贫爱富,拜权拜金,无所不在。学校里人为地制造了各种等级,按学习成绩的高低,分等级已经是一种比较老的做法。连座位都这样的分,家长会上,家长也按学生的成绩分座位。现在更流行的是,按照学生家长的地位、财富和权势高低来排座次。有的学校,甚至选择学生干部,也要官员子女优先。学校里充斥着强权就是道理的氛围,学生和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就是权力支配。没有权,没有钱,有拳头也可以。在学校里,只有一种道德教育是被认真贯彻的,那就是听话和服从。因此,绝大多数学校,包括大学,都热衷于国学课的引进。从弟子规到四书,都是他们喜欢在德育课上灌输给学生的。成材与成人 ——国人教育之殇 张鸣 在过去,成材和成人是个近似的概念。说一个人成材了,前提就是他已经成人,不是变成成年人的意思,而是说,他已经知礼仪,而且有能力在社会上闯荡了。但是,在今天,成材与成人,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有了很大的歧义,所谓的成材,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已经悄然变成了成才。他们培养儿女,只在意让他们成才,具有某种知识和才能,别的,都无所谓。就是被培育者自己,每日念兹念兹的,也是智商,顶多再加上某种技能,别的也都无所谓。 纵然把人的培养的目标,仅仅定格在“才”上,众多家长的培养路径,也非常的简单而直接。在他们看来,只要设法让自己的孩子把全部精力和心思都扑在学习上,心无旁骛,就可以大功告成。因此,从幼儿园开始,家长们就成了督战队,唯一的使命,就是督促孩子好好学习。只要学习就行,别的什么都不用管。别说家务活不用做,洒扫应对一应不理,就连孩子在学校里做值日,都由家长代劳。我已经碰到多次这样的笑话,一个大三的学生,连沏茶要把茶叶放到杯子里这样的常识都不知道。更极端的家长,连孩子看点课外书的权利都没有,因为在他们看来,即使看学校允许的课外书,也是会影响成绩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应试教育之所以无论如何改不掉,家长的拥戴,也是一个因素。 显然,这些家长们不知道,即使单纯就“才”的养成,也不能仅仅局限在知识传授上。有知识的人,不意味着一定有才能。任何人,哪怕他是爱因斯坦,即使在他熟悉的学科领域,他的知识都是有限的。单纯在知识藏有量上的优越,仅仅意味这个人记性好,不说明别的。一个人的知识储藏量再大,也大不过一台电脑,超不过一个小型图书馆。单就知识而言,一个人的才能,最重要的不是记忆力,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即能读书,会读书,能迅速快捷准确地查到自己需要的资料,看懂自己需要掌握的理论和知识点,领会其中的核心意思。这样的才能培养,其关键在“能”,而能的养成,需要人的综合素质提高。其中,能做事,乐意做事,也是要素之一。让孩子做事,不仅是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关键是培养孩子的自立,从小就让他们明白,事情是要自己做的,对错好坏,是要自己判断的,自己的事情,要自己抉择,自己负责。做事,在很大程度上,是培养孩子为自己负责的责任感,有了这样的责任感,才可能有对家庭和对民族国家的责任感。不仅如此,成功所需要的意志力,韧劲,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后天的培养。如果不让孩子做事,尤其是做一些在家长视线之外,独自完成的事,这样的素质,也无从谈起。因为意志和韧劲,需要失败和挫折,不做事,就没有失败,没有挫折。 当然,在任何社会,对于人的培养,都要强调德的因素。所谓德才兼备,恐怕任何家长都不会反对。在古人那里,德才兼备,才算成人。但是,越来越多的家长,不在乎自己孩子的德行。互助,友爱,团结这样的概念,越来越变得陌生。孩子上学,很少有家长教孩子帮助同学,反而鼓励他们去互挖墙角,学习经验不仅不能互相分享,反而要互相保密。于是所谓好学校的学生,实验班的学生,互相挤兑的恶性竞争就越严重,以至于有人说现在的实验班,就是狼孩班。里面的很多孩子都相信萨特的名言,他人就是地狱。只有周围人的不好,才意味着自己的好。当然,这样教出来的孩子,对自己的父母,也不会有什么好。很多家庭,孩子已经成为事实上的皇帝,对父母动辄呵斥,甚至打骂,只会无条件地要求父母为他付出,而他们自己却感觉得到的一切,都是应该的。面对孩子的“不孝”,有些家长又感到有点慌,在国学复兴的背景下,他们指望学校加修国学课程,学一点三字经,弟子规,甚至学点于丹的论语解读,让孩子孝顺起来。 其实,没有一所学校不强调德育,不声称自己是德智体,审核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学校的德育,仅仅在德育课上。教育过程的社会公德的培养,是最为缺乏的。中国的学生有别的国家学生所没有的政治课,还要加上课时不少的德育课,说起来目的其实都是德育。但是,这样教下来,一些基本的为人处世


  • lisa紫儿
  • 决战中考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但是,这样教下来,一些基本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一些社会公共道德的准则,学生都很欠缺。德育被框在课堂上,在课堂以外,没有人讲究公德。在其他的教育环节,往往都是反着来。虽然德育课上不乏公平公正的概念,但在现实的教学中,学校和老师嫌贫爱富,拜权拜金,无所不在。学校里人为地制造了各种等级,按学习成绩的高低,分等级已经是一种比较老的做法。连座位都这样的分,家长会上,家长也按学生的成绩分座位。现在更流行的是,按照学生家长的地位、财富和权势高低来排座次。有的学校,甚至选择学生干部,也要官员子女优先。学校里充斥着强权就是道理的氛围,学生和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就是权力支配。没有权,没有钱,有拳头也可以。在学校里,只有一种道德教育是被认真贯彻的,那就是听话和服从。因此,绝大多数学校,包括大学,都热衷于国学课的引进。从弟子规到四书,都是他们喜欢在德育课上灌输给学生的。成材与成人 ——国人教育之殇 张鸣 在过去,成材和成人是个近似的概念。说一个人成材了,前提就是他已经成人,不是变成成年人的意思,而是说,他已经知礼仪,而且有能力在社会上闯荡了。但是,在今天,成材与成人,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有了很大的歧义,所谓的成材,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已经悄然变成了成才。他们培养儿女,只在意让他们成才,具有某种知识和才能,别的,都无所谓。就是被培育者自己,每日念兹念兹的,也是智商,顶多再加上某种技能,别的也都无所谓。 纵然把人的培养的目标,仅仅定格在“才”上,众多家长的培养路径,也非常的简单而直接。在他们看来,只要设法让自己的孩子把全部精力和心思都扑在学习上,心无旁骛,就可以大功告成。因此,从幼儿园开始,家长们就成了督战队,唯一的使命,就是督促孩子好好学习。只要学习就行,别的什么都不用管。别说家务活不用做,洒扫应对一应不理,就连孩子在学校里做值日,都由家长代劳。我已经碰到多次这样的笑话,一个大三的学生,连沏茶要把茶叶放到杯子里这样的常识都不知道。更极端的家长,连孩子看点课外书的权利都没有,因为在他们看来,即使看学校允许的课外书,也是会影响成绩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应试教育之所以无论如何改不掉,家长的拥戴,也是一个因素。 显然,这些家长们不知道,即使单纯就“才”的养成,也不能仅仅局限在知识传授上。有知识的人,不意味着一定有才能。任何人,哪怕他是爱因斯坦,即使在他熟悉的学科领域,他的知识都是有限的。单纯在知识藏有量上的优越,仅仅意味这个人记性好,不说明别的。一个人的知识储藏量再大,也大不过一台电脑,超不过一个小型图书馆。单就知识而言,一个人的才能,最重要的不是记忆力,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即能读书,会读书,能迅速快捷准确地查到自己需要的资料,看懂自己需要掌握的理论和知识点,领会其中的核心意思。这样的才能培养,其关键在“能”,而能的养成,需要人的综合素质提高。其中,能做事,乐意做事,也是要素之一。让孩子做事,不仅是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关键是培养孩子的自立,从小就让他们明白,事情是要自己做的,对错好坏,是要自己判断的,自己的事情,要自己抉择,自己负责。做事,在很大程度上,是培养孩子为自己负责的责任感,有了这样的责任感,才可能有对家庭和对民族国家的责任感。不仅如此,成功所需要的意志力,韧劲,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后天的培养。如果不让孩子做事,尤其是做一些在家长视线之外,独自完成的事,这样的素质,也无从谈起。因为意志和韧劲,需要失败和挫折,不做事,就没有失败,没有挫折。 当然,在任何社会,对于人的培养,都要强调德的因素。所谓德才兼备,恐怕任何家长都不会反对。在古人那里,德才兼备,才算成人。但是,越来越多的家长,不在乎自己孩子的德行。互助,友爱,团结这样的概念,越来越变得陌生。孩子上学,很少有家长教孩子帮助同学,反而鼓励他们去互挖墙角,学习经验不仅不能互相分享,反而要互相保密。于是所谓好学校的学生,实验班的学生,互相挤兑的恶性竞争就越严重,以至于有人说现在的实验班,就是狼孩班。里面的很多孩子都相信萨特的名言,他人就是地狱。只有周围人的不好,才意味着自己的好。当然,这样教出来的孩子,对自己的父母,也不会有什么好。很多家庭,孩子已经成为事实上的皇帝,对父母动辄呵斥,甚至打骂,只会无条件地要求父母为他付出,而他们自己却感觉得到的一切,都是应该的。面对孩子的“不孝”,有些家长又感到有点慌,在国学复兴的背景下,他们指望学校加修国学课程,学一点三字经,弟子规,甚至学点于丹的论语解读,让孩子孝顺起来。 其实,没有一所学校不强调德育,不声称自己是德智体,审核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学校的德育,仅仅在德育课上。教育过程的社会公德的培养,是最为缺乏的。中国的学生有别的国家学生所没有的政治课,还要加上课时不少的德育课,说起来目的其实都是德育。但是,这样教下来,一些基本的为人处世



  • lisa紫儿
  • 决战中考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俞敏洪:孩子的一生幸福不是基于分数
http://edu.sina.com.cn/zxx/2011-11-06/0916317444.shtml


  • 600号院长大人
  • 新生预初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还好不是我妈。


  • dadafewda123
  • 短短寒假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除了孩子,还得想想自己


  • 夏尔凡多姆海龟
  • 中二初二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教育的方法不止一种。


2025-08-30 12:22: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cjw1405
  • 中二初二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 悲了个催第N代
  • 短短寒假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种女人,残害自家小孩就算了,还打算教唆别人来残害别的小孩,草!!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7回复贴,共1页
<<返回上宝中学20...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