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未想过,有朝一日我走在去图书馆的路上,会被人用看“行走的学区房”一样的眼神注视着。
这一切,都始于那条“求是大道”的正式贯通。它像一道金色的绶带,将我们云峰宿舍区与主图书馆直接、无缝、优雅地连接在了一起。于是,魔幻的事情开始了。
早晨7点50分,我像一颗被床封印的土豆,终于挣扎着从碧峰2舍那张吱呀作响的铁架床上滚下来。趿拉着拖鞋,抓起书包冲下楼,准备进行每日的图书馆迁徙。
刚出宿舍大门,我就被吓了一跳。几个穿着西装革履、精神抖擞得像要去纳斯达克敲钟的人,正围着我们宿舍楼指指点点,手里还拿着激光测距仪和厚厚的文件。
“看看这区位!这核心稀缺性!”一个声音激动地说,“绝对的‘图书馆一线瞰景房’!零距离接触学术核心圈层!”
“容积率忽略不计!得房率百分百!步行五分钟内直达知识殿堂,这通勤效率,全紫金港独一份!”另一个附和道,还在小本子上疯狂记录。
他们看见我出来,眼睛瞬间亮了,像是发现了活体样本。
“同学!住这栋?”为首的一位大哥一个箭步冲上来,递给我一张名片,上面印着“紫金港学术地产·首席顾问”,“请问您对目前宿舍的居住体验怎么看?有没有考虑过转让您的床位使用权?我们有客户愿意以周边‘老破小’市场价一万倍的价格收购!支持现金、饭卡、甚至代写论文支付!”
我懵了,叼在嘴里的包子差点掉下来:“一…一万倍?我这床位…一年才一千六…”
“格局小了同学!”他痛心疾首,“您这卖的不是床位,是未来!是通往学术巅峰的VIP直达票!是时间资本!您每天省下的通勤时间,折合成青春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我落荒而逃,背后还传来他们的议论:“…这套稀缺户型报价还是太保守了…得参照西湖边豪宅的定价逻辑…”
去图书馆的路上,求是大道平坦得让人心虚。一位骑着车、气喘吁吁的丹青同学在我身边慢了下来,他看着这条“黄金走廊”,眼神里充满了理性的分析:
“实测过了,从你们楼到图书馆门口,匀速步行5分28秒。”他擦了把汗,语气像是个分析师,“假设一天来回两次图书馆,这个时间成本优势,换算成四年大学生涯,相当于每学期比我们多出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有效学习时长。怪不得你们云峰的保研率数据这几年呈指数级增长,现在看,完全是区位价值的外在体现。”
他压低声音:“98上都在传,说自从你们成为离主图最近的宿舍,房价飙升了几万倍!租房…啊不,求蹭座位…的报价已经卷到一周包一个月奶茶了!您看…”
我连忙逃去了四楼中央的花园,心想着总算能安静些了。突然,旁边一个哥们就递过来一张名片:“‘学苑置业’客户经理?同学,你这是?”
他压低声音,眼神犀利:“兄弟,云峰的吧?聊聊?我们公司正在募集一支私募基金,专门用于投资云峰区的优质床位资产。我们可以为您提供‘床位置换’服务,比如用您现在的下铺,加一部分‘区位补偿金’,换一个同样云峰但更靠近窗户、日照时间更长的上铺,提升您的资产价值和居住体验……”
我:“……我只是想出来打个电话。”
中午,我没去食堂,在图书馆咖啡角买三明治。收银员刷了我的卡,愣了一下,然后说:“同学,云峰的吧?您这个三明治…打七折。”
“为啥?”
“这是我们新推出的‘学术区位补贴’。”她指了指墙上新贴的告示,“鼓励核心知识产区的居民进行高密度脑力劳动消费。”
下午,更离谱的来了。居然真的有几位看起来像是家长模样的人,在一个“中介”的带领下,悄悄在图书馆二楼非阅览区“看房”…哦不,“看景”。
“您看,从这个角度望出去,求是大道一览无余,图书馆的宏伟尽收眼底。这就是我们主推的‘云峰-图书馆核心景观带’!现在入手…呃,我是说,现在争取入住云峰,就是拥有了这一切的未来!”
我抱着书,默默地溜回了座位。
在开水间接水的时候,我还听到两个显然是经济学院的同学在讨论:
“——现在看,云峰地块的价值重估是必然的。核心驱动因子就是求是大道带来的通勤效率提升,这直接导致了‘有效学习时间’这个关键指标的暴涨,进而推高了单位时间内的‘知识产出预期’,最终体现在资产价格上。”
“同意,但这估值模型里还没考虑无形资产,比如‘云峰’这个招牌带来的社交溢价和潜在婚恋市场优势……”
我默默接了我的开水,感觉每一滴都价值连城。
当我终于踏出图书馆,求是大道两旁的灯温柔地亮着,把我那条价值“一万倍”的归途照得透亮。
回到云峰楼下,白天那几位中介居然还在,正在热情地向一位新生模样的同学介绍:“…对,这就是传说中的‘学租宝’项目,投资云峰床位,享受知识红利…”
我加快脚步,刷开宿舍门禁,仿佛刷开的是金库的大门。墙上挂着一张新贴的通知,盖着“紫金港校区宿舍管理办公室”的红章:
《关于规范云峰学舍相关权益流转行为的暂行通知》
“近期,部分学生私下进行床位使用权流转、区位补偿费支付等行为,已对正常教学生活秩序造成干扰……禁止任何形式的宿舍床位租赁、转让及关联权益交易……”
楼下阿姨看我的眼神都多了几分审视,仿佛我每个口袋里都塞满
这一切,都始于那条“求是大道”的正式贯通。它像一道金色的绶带,将我们云峰宿舍区与主图书馆直接、无缝、优雅地连接在了一起。于是,魔幻的事情开始了。
早晨7点50分,我像一颗被床封印的土豆,终于挣扎着从碧峰2舍那张吱呀作响的铁架床上滚下来。趿拉着拖鞋,抓起书包冲下楼,准备进行每日的图书馆迁徙。
刚出宿舍大门,我就被吓了一跳。几个穿着西装革履、精神抖擞得像要去纳斯达克敲钟的人,正围着我们宿舍楼指指点点,手里还拿着激光测距仪和厚厚的文件。
“看看这区位!这核心稀缺性!”一个声音激动地说,“绝对的‘图书馆一线瞰景房’!零距离接触学术核心圈层!”
“容积率忽略不计!得房率百分百!步行五分钟内直达知识殿堂,这通勤效率,全紫金港独一份!”另一个附和道,还在小本子上疯狂记录。
他们看见我出来,眼睛瞬间亮了,像是发现了活体样本。
“同学!住这栋?”为首的一位大哥一个箭步冲上来,递给我一张名片,上面印着“紫金港学术地产·首席顾问”,“请问您对目前宿舍的居住体验怎么看?有没有考虑过转让您的床位使用权?我们有客户愿意以周边‘老破小’市场价一万倍的价格收购!支持现金、饭卡、甚至代写论文支付!”
我懵了,叼在嘴里的包子差点掉下来:“一…一万倍?我这床位…一年才一千六…”
“格局小了同学!”他痛心疾首,“您这卖的不是床位,是未来!是通往学术巅峰的VIP直达票!是时间资本!您每天省下的通勤时间,折合成青春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我落荒而逃,背后还传来他们的议论:“…这套稀缺户型报价还是太保守了…得参照西湖边豪宅的定价逻辑…”
去图书馆的路上,求是大道平坦得让人心虚。一位骑着车、气喘吁吁的丹青同学在我身边慢了下来,他看着这条“黄金走廊”,眼神里充满了理性的分析:
“实测过了,从你们楼到图书馆门口,匀速步行5分28秒。”他擦了把汗,语气像是个分析师,“假设一天来回两次图书馆,这个时间成本优势,换算成四年大学生涯,相当于每学期比我们多出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有效学习时长。怪不得你们云峰的保研率数据这几年呈指数级增长,现在看,完全是区位价值的外在体现。”
他压低声音:“98上都在传,说自从你们成为离主图最近的宿舍,房价飙升了几万倍!租房…啊不,求蹭座位…的报价已经卷到一周包一个月奶茶了!您看…”
我连忙逃去了四楼中央的花园,心想着总算能安静些了。突然,旁边一个哥们就递过来一张名片:“‘学苑置业’客户经理?同学,你这是?”
他压低声音,眼神犀利:“兄弟,云峰的吧?聊聊?我们公司正在募集一支私募基金,专门用于投资云峰区的优质床位资产。我们可以为您提供‘床位置换’服务,比如用您现在的下铺,加一部分‘区位补偿金’,换一个同样云峰但更靠近窗户、日照时间更长的上铺,提升您的资产价值和居住体验……”
我:“……我只是想出来打个电话。”
中午,我没去食堂,在图书馆咖啡角买三明治。收银员刷了我的卡,愣了一下,然后说:“同学,云峰的吧?您这个三明治…打七折。”
“为啥?”
“这是我们新推出的‘学术区位补贴’。”她指了指墙上新贴的告示,“鼓励核心知识产区的居民进行高密度脑力劳动消费。”
下午,更离谱的来了。居然真的有几位看起来像是家长模样的人,在一个“中介”的带领下,悄悄在图书馆二楼非阅览区“看房”…哦不,“看景”。
“您看,从这个角度望出去,求是大道一览无余,图书馆的宏伟尽收眼底。这就是我们主推的‘云峰-图书馆核心景观带’!现在入手…呃,我是说,现在争取入住云峰,就是拥有了这一切的未来!”
我抱着书,默默地溜回了座位。
在开水间接水的时候,我还听到两个显然是经济学院的同学在讨论:
“——现在看,云峰地块的价值重估是必然的。核心驱动因子就是求是大道带来的通勤效率提升,这直接导致了‘有效学习时间’这个关键指标的暴涨,进而推高了单位时间内的‘知识产出预期’,最终体现在资产价格上。”
“同意,但这估值模型里还没考虑无形资产,比如‘云峰’这个招牌带来的社交溢价和潜在婚恋市场优势……”
我默默接了我的开水,感觉每一滴都价值连城。
当我终于踏出图书馆,求是大道两旁的灯温柔地亮着,把我那条价值“一万倍”的归途照得透亮。
回到云峰楼下,白天那几位中介居然还在,正在热情地向一位新生模样的同学介绍:“…对,这就是传说中的‘学租宝’项目,投资云峰床位,享受知识红利…”
我加快脚步,刷开宿舍门禁,仿佛刷开的是金库的大门。墙上挂着一张新贴的通知,盖着“紫金港校区宿舍管理办公室”的红章:
《关于规范云峰学舍相关权益流转行为的暂行通知》
“近期,部分学生私下进行床位使用权流转、区位补偿费支付等行为,已对正常教学生活秩序造成干扰……禁止任何形式的宿舍床位租赁、转让及关联权益交易……”
楼下阿姨看我的眼神都多了几分审视,仿佛我每个口袋里都塞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