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你们分析一下,kkoma为什么不能要。首先,kkoma是85年出生的,他已经40岁了,跟faker差10岁,跟其他队员差17岁。其次,他对游戏的理解几乎没有,从远古视频里可以得知的是,他当年是一个天天玩巨魔的铂金玩家。最后不得不提的是,他当年是个出名的压力怪,不要以为是镜头前的玩梗,因为这很有可能是在场间休息室大吼大叫被路过的工作人员碰见不止一次才传开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Kkoma在队里的角色不是分析师,不是能提供BP思路的教练,他最有可能的角色就是个跟队员开会不停撒鸡汤的压力怪。
其实像Kkoma这类人,在进入社会工作有很多,没错,就是所谓的经理,说好听点就是管理方面的人才。开门做生意的需要培养啥也不懂的小白才要这种职位,像T1这种成熟独立的精英团队签这种基层管理职员还把他摆到教练组,在我看来就很抽象,不仅对团队竞争力没有提升甚至是拖后腿。
再说简单点吧,那就是“队员跟你(kkoma)说话很累”。你们想象一下(或者你们有经历过),自己要跟一个大你17岁的长辈相处,你跟他聊游戏、动漫、明星等等话题,他全都是一知半解这个那个的,是不是会有种很累的感觉?而且这种长辈主动找你说话,不是提问就是鸡汤,他只能给你提供生活上的经验建议,对比赛没有任何建设性的话听多了也很烦。
最后总结一下,鉴于kkoma对队伍的不仅无法提供比赛内容上的帮助,也不利于团队年轻化(40岁+两个30岁的教练组),加之今后采取全局BP更不容许有这种尸位素餐的人,属于是能炒即炒刻不容缓。未来最好是招个30岁左右的数据分析师入教练组,全局BP下,数据以及排列组合这块怎么也不能全盘交给队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