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咒(陀罗尼)和念佛号,哪个效果更好?看佛经里是怎么说的!
佛最想让我们学的法门是什么
诵陀罗尼法。常作此法。一切事业皆得成就。死已生无量寿佛国。若日日供养功德甚大。不可具说。念佛功德非是挍量。其诵真言功德力。状如日月之光。念佛功德同夜灯之光。不得其比。若日日供养诵明兼念佛功德。如须弥之高大海之深。若空念佛不兼诵明功德。如香山之小。如阿耨达池之细。不可挍量。若日日供养诸佛诵明。灭罪如火烧草木。罪灭亦尔。若能日别三时供养。念佛诵明。比空念佛不可比挍。口不能宣。功德利益不可思议。当知般若功德成就。赞莫能尽。
——《佛说陀罗尼集经卷第三》
世尊如来前后所说诸陀罗尼门一切世间为最。又正法中为最。又诸天中为最。众生于此以最胜法。入诸陀罗尼门观佛境界。
——《大方等陀罗尼经初分卷第一》
若人闻此陀罗尼欢喜愿乐者。是人不持戒者得戒完具。非梵行者得成梵行。非寂静者得成寂静。乃至得见诸佛菩萨欢喜安慰。施所求愿令得成就。
——《佛说秘密八名陀罗尼经》
若有人能学此最上陀罗尼门者。诸余佛法自然增长不用多功。
此陀罗尼名为大事。能为一切诸法根本。故言陀罗尼。此一法句出无量句。是大总持通说诸义。
若能入是陀罗尼甚深法门。则能成办一切佛法。
是故一切诸余法门皆不得比。汝等何须闻余法门。唯应持此大陀罗尼。何以故。无有一法此陀罗尼所不摄者。亦无一疑此陀罗尼所不决者。唯为怜慜彼彼众生。方便更说诸余经典。而皆不离此法门也。
——《大法炬陀罗尼经》
如是流布此陀罗尼,能摄一切所有广大真实之法。诸佛如来所说之法,皆悉从此无边陀罗尼门之所流出,此陀罗尼为欲清净一切法门,是故如来开示演说。此陀罗尼能摄一切契经等法,不成不坏、无初中后。此陀罗尼如来护念,遍于十方诸佛世界,能作无量无边佛事。无边庄严!
若乐求最上,善巧总持门,
当于此法学,常应不放逸。
若欲成广大,最上殊胜愿,
求证菩提者,当学此法门。
此经之所说,陀罗尼法门,
能开示诸法,此印最无上。
——《大宝积经》
“复次,慈氏!云何名为第三法宝?所谓过去无量殑伽沙诸佛世尊所说正法,我今亦当作如是说,所谓八万四千诸妙法蕴,调伏纯熟有缘众生,而令阿难陀等诸大弟子,一闻于耳皆悉忆持,摄为五分:一素呾缆、二毗奈耶、三阿毗达磨、四般若波罗蜜多、五陀罗尼门。……或复有情造诸恶业——四重、八重、五无间罪、谤方等经、一阐提等种种重罪——使得销灭速疾解脱顿悟涅槃,而为彼说诸陀罗尼藏。此五法藏,譬如乳、酪、生酥、熟酥、及妙醍醐——契经如乳,调伏如酪,对法教者如彼生酥,大乘般若犹如熟酥,总持门者譬如醍醐——醍醐之味,乳、酪、酥中微妙第一,能除诸病,令诸有情身心安乐。总持门者,契经等中最为第一,能除重罪,令诸众生解脱生死,速证涅槃安乐法身。”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发趣大乘求大乘者,皆见如是功德庄严清净佛刹,如来神通无边光明。其诸天人行声闻、独觉乘者,不见不知佛刹清净功德庄严。诸菩萨众睹见如来神通光明严净佛刹,便得无量三昧陀罗尼无碍解脱。
——《证契大乘经》
得此陀罗尼门。悉能总持一切诸佛之法。能以神足飞到十方一切世界。供养无量诸佛世尊。亦能总持声闻缘觉所说之法。亦能总持道俗经典。俗智道智。诸禅智业一切悉知。慧了三世而无挂碍。悉能总持一切言辞。悉能了知一切众生心之所念。能入一切无量深法极精微议无所不达。悉知一切诸所归趣。将接成就皆使应法。持心摄念所言诚谛不失威仪。皆悉能得一切菩萨方便之力。能以足指振动十方诸佛世界。其中众生无能觉知而生恐怖。一念之顷。能知三世一切诸法无所挂碍。皆悉平等无不通达。
若有讽诵此总持者。世世生处天人所敬。禀受身体终无诸虫。在所生处常见诸佛。终不生于无佛世界。其人两手如摩尼珠。常出七宝而无穷尽。能净佛国成就众生。如应化度悉得其志。随意入化各得其所。亦能降伏外道异学裸形尼揵悉使入正。答难言辞功巧无比。所说无穷辩才无碍。一语能报万亿之音。其议不谬。得无极才智慧之宝。名称普至周闻十方无量世界。一切诸佛所说之法悉持不忘。得陀罗尼皆悉逮得无所恐畏。解了通达一切法性犹如虚空。而于无量诸佛世界一切微尘。尽知其数悉持不忘得总持门。通达法性犹如虚空。而于一切诸佛世界诸大海水。以一毛端欲渧知其数。为得几渧。尽知其数悉持不忘得总持门。通达法性犹如虚空。而于无量诸佛世界草木丛林须弥大地尽烧为灰。欲知灰尘之数。悉知其数忆持不忘得总持门。解达法性犹如虚空。而于诸佛一切世界。以足一指普令振动无不倾摇。能使还住不忘所持得总持门。解深法性犹如虚空。而于诸佛一切世界。能以一手悉遍覆之。亦以一毛之端周遍普覆不舍所持。逮得如是无量无边。一切诸佛悉在目前。总念忆持悉无所忘。得总持门。
佛最想让我们学的法门是什么
诵陀罗尼法。常作此法。一切事业皆得成就。死已生无量寿佛国。若日日供养功德甚大。不可具说。念佛功德非是挍量。其诵真言功德力。状如日月之光。念佛功德同夜灯之光。不得其比。若日日供养诵明兼念佛功德。如须弥之高大海之深。若空念佛不兼诵明功德。如香山之小。如阿耨达池之细。不可挍量。若日日供养诸佛诵明。灭罪如火烧草木。罪灭亦尔。若能日别三时供养。念佛诵明。比空念佛不可比挍。口不能宣。功德利益不可思议。当知般若功德成就。赞莫能尽。
——《佛说陀罗尼集经卷第三》
世尊如来前后所说诸陀罗尼门一切世间为最。又正法中为最。又诸天中为最。众生于此以最胜法。入诸陀罗尼门观佛境界。
——《大方等陀罗尼经初分卷第一》
若人闻此陀罗尼欢喜愿乐者。是人不持戒者得戒完具。非梵行者得成梵行。非寂静者得成寂静。乃至得见诸佛菩萨欢喜安慰。施所求愿令得成就。
——《佛说秘密八名陀罗尼经》
若有人能学此最上陀罗尼门者。诸余佛法自然增长不用多功。
此陀罗尼名为大事。能为一切诸法根本。故言陀罗尼。此一法句出无量句。是大总持通说诸义。
若能入是陀罗尼甚深法门。则能成办一切佛法。
是故一切诸余法门皆不得比。汝等何须闻余法门。唯应持此大陀罗尼。何以故。无有一法此陀罗尼所不摄者。亦无一疑此陀罗尼所不决者。唯为怜慜彼彼众生。方便更说诸余经典。而皆不离此法门也。
——《大法炬陀罗尼经》
如是流布此陀罗尼,能摄一切所有广大真实之法。诸佛如来所说之法,皆悉从此无边陀罗尼门之所流出,此陀罗尼为欲清净一切法门,是故如来开示演说。此陀罗尼能摄一切契经等法,不成不坏、无初中后。此陀罗尼如来护念,遍于十方诸佛世界,能作无量无边佛事。无边庄严!
若乐求最上,善巧总持门,
当于此法学,常应不放逸。
若欲成广大,最上殊胜愿,
求证菩提者,当学此法门。
此经之所说,陀罗尼法门,
能开示诸法,此印最无上。
——《大宝积经》
“复次,慈氏!云何名为第三法宝?所谓过去无量殑伽沙诸佛世尊所说正法,我今亦当作如是说,所谓八万四千诸妙法蕴,调伏纯熟有缘众生,而令阿难陀等诸大弟子,一闻于耳皆悉忆持,摄为五分:一素呾缆、二毗奈耶、三阿毗达磨、四般若波罗蜜多、五陀罗尼门。……或复有情造诸恶业——四重、八重、五无间罪、谤方等经、一阐提等种种重罪——使得销灭速疾解脱顿悟涅槃,而为彼说诸陀罗尼藏。此五法藏,譬如乳、酪、生酥、熟酥、及妙醍醐——契经如乳,调伏如酪,对法教者如彼生酥,大乘般若犹如熟酥,总持门者譬如醍醐——醍醐之味,乳、酪、酥中微妙第一,能除诸病,令诸有情身心安乐。总持门者,契经等中最为第一,能除重罪,令诸众生解脱生死,速证涅槃安乐法身。”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发趣大乘求大乘者,皆见如是功德庄严清净佛刹,如来神通无边光明。其诸天人行声闻、独觉乘者,不见不知佛刹清净功德庄严。诸菩萨众睹见如来神通光明严净佛刹,便得无量三昧陀罗尼无碍解脱。
——《证契大乘经》
得此陀罗尼门。悉能总持一切诸佛之法。能以神足飞到十方一切世界。供养无量诸佛世尊。亦能总持声闻缘觉所说之法。亦能总持道俗经典。俗智道智。诸禅智业一切悉知。慧了三世而无挂碍。悉能总持一切言辞。悉能了知一切众生心之所念。能入一切无量深法极精微议无所不达。悉知一切诸所归趣。将接成就皆使应法。持心摄念所言诚谛不失威仪。皆悉能得一切菩萨方便之力。能以足指振动十方诸佛世界。其中众生无能觉知而生恐怖。一念之顷。能知三世一切诸法无所挂碍。皆悉平等无不通达。
若有讽诵此总持者。世世生处天人所敬。禀受身体终无诸虫。在所生处常见诸佛。终不生于无佛世界。其人两手如摩尼珠。常出七宝而无穷尽。能净佛国成就众生。如应化度悉得其志。随意入化各得其所。亦能降伏外道异学裸形尼揵悉使入正。答难言辞功巧无比。所说无穷辩才无碍。一语能报万亿之音。其议不谬。得无极才智慧之宝。名称普至周闻十方无量世界。一切诸佛所说之法悉持不忘。得陀罗尼皆悉逮得无所恐畏。解了通达一切法性犹如虚空。而于无量诸佛世界一切微尘。尽知其数悉持不忘得总持门。通达法性犹如虚空。而于一切诸佛世界诸大海水。以一毛端欲渧知其数。为得几渧。尽知其数悉持不忘得总持门。通达法性犹如虚空。而于无量诸佛世界草木丛林须弥大地尽烧为灰。欲知灰尘之数。悉知其数忆持不忘得总持门。解达法性犹如虚空。而于诸佛一切世界。以足一指普令振动无不倾摇。能使还住不忘所持得总持门。解深法性犹如虚空。而于诸佛一切世界。能以一手悉遍覆之。亦以一毛之端周遍普覆不舍所持。逮得如是无量无边。一切诸佛悉在目前。总念忆持悉无所忘。得总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