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钓鱼吧 关注:482贴子:1,589
  • 0回复贴,共1

为什么你钓鱼老脱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野钓鲫鱼刚出水面就脱钩?别瞎换钩!这7个细节才是跑鱼的元凶!不少钓友野钓鲫鱼总犯愁:提竿有手感,鱼刚出水面就脱钩;顿口明明很清晰,提竿却只挂到一点鱼唇,眼睁睁看着鱼跑了。有人说 “换带倒刺的钩就行”,可换了之后还是跑鱼。其实鲫鱼脱钩,跟倒刺没多大关系 —— 鱼钩只要刺穿鱼唇、钩底卡紧,带不带刺都跑不了。真正的问题,全是咱们自己没注意细节,今天把 7 个最常见的 “脱钩坑” 说透,附解决办法,全是实战经验,秋钓鲫照着做,保准少跑鱼、多上鱼!一、先破误区:带倒刺不是 “保险锁”,刺鱼卡紧才是关键先说说鱼钩刺鱼的道理,其实特简单:鱼钩被鱼吸进嘴后,不会立马刺穿鱼唇,得靠咱们提竿的力,让钩尖挂住鱼唇内壁;鱼一挣扎,钩尖受力刺穿鱼唇,钩底跟着翻转,像 “牛鼻子穿环” 似的卡紧 —— 这时候只要子线不断,不管带不带倒刺,鱼都跑不了。那为啥还会脱钩?全是刺鱼、挂鱼的环节出了问题。二、7 个 “脱钩坑”,个个都是人为的,改了立马见效鲫鱼脱钩几乎全是 “人祸”,找准哪个环节出问题,对症解决就行,新手也能一次改对。1. 钩号不对:太小挂不住,太大吐得快这是最常见的问题,钩号跟鱼嘴不匹配,怎么钓都跑鱼。钩号太小:钩尖和钩柄距离短,刺穿鱼唇后钩底翻不过来,像 “没卡紧的夹子”,鱼一挣扎就脱钩。表现为:提竿有重量,鱼刚出水面就掉了,钓上来的鱼唇上只挂一点皮。钩号太大:鱼钩比鱼嘴还宽,鱼吞进去后异物感强,立马就会吐出来。表现为:顿口频繁,却总抓不住实口,偶尔中鱼也很快脱钩。解决办法:野钓鲫鱼按大小选钩,一两以下用 1-2 号袖钩,一两到三两用 3 号袖钩,超过三两的板鲫最多用 4 号袖钩。我之前用 5 号钩钓小鲫,顿口全是空竿;换 2 号袖钩后,提竿就中鱼,几乎不跑。2. 调钓太灵:双钩悬底,刺鱼没根不少人喜欢 “抓小口”,调得太灵,双钩都飘在水里没到底 —— 这时候鱼蹭线、撞饵都会出信号,提竿时钩尖刚碰到鱼唇,还没刺穿就被鱼挣脱了。表现为:浮漂小动作多,提竿偶尔有手感,但一拉就脱。解决办法:调钝一点,保证至少一钩触底。比如原来 “调 4 钓 2”,改成 “调 4 钓 4”,让一钩触底、一钩躺底。水底的摩擦力能过滤假信号,只有鱼真吞钩,浮漂才会出清晰顿口,提竿时钩尖能稳稳刺穿鱼唇。3. 扬竿太猛:鱼唇被扯破,刚出水就掉有人觉得 “扬竿越用力越稳”,提竿时大臂带动小臂猛拽,鱼刚出水面就脱钩 —— 这是因为力太猛,鱼唇被钩尖扯破了。鲫鱼嘴软,哪经得住这么拽?尤其是小鲫,鱼唇薄得像纸,猛一拉就破。解决办法:用 “腕部发力”,轻轻一抖提竿就行。刺鱼时手腕快速向上翻,力度刚好让钩尖刺穿鱼唇;鱼出水面后,别直接飞鱼入护,先判断大小:一两以下的小鲫可以轻提入护,二两以上的板鲫,用竿子的弹力把鱼 “荡” 到岸边,再用抄网抄起来。我现在扬竿只靠手腕,脱钩率比以前降了一半。4. 竿身太硬:没卸力,鱼挣扎扯脱钩不少人爱用短硬竿 “抽鲫鱼”,觉得上鱼快,可鱼刚飞起来就脱钩。因为硬竿没有弹性,鱼挣扎的力没地方卸,全集中在鱼唇上 —— 就像拉一根没弹性的绳子,猛一拽就断,鱼唇被扯得变形,鱼钩自然就掉了。解决办法:换调性偏软的竿,比如 37 调、46 调。软竿能 “卸力”,鱼挣扎时竿身会弯,把力分散掉,鱼唇上只有稳定的拉力,鱼钩不会晃来晃去。我之前用 19 调硬竿,跑鱼率能到一半;换 37 调软竿后,跑鱼率降到不到 10%,板鲫也能稳稳钓上来。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9-19 18:3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