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吧 关注:1,162贴子:10,587
  • 4回复贴,共1

朱熹论广东语音“广中语音尚好”结论可能源自“地理环境决定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朱熹论广东语音“广中语音尚好”结论可能源自“地理环境决定论”
朱熹论广东语音 | 按:朱熹从未来过广东,也极少与广东学者交流。他的“广中语音[指以广州为中心的广东语音]尚好”论,更多可能是依据他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推论。https://www.zhihu.com/pin/1880158792274117860
DeepSeek
### **《朱子语类》卷第一百三十八·杂类** (明成化九年江西藩司复刊本,节录)> **四方声音多讹**,曰:“却是广中人说得声音尚好。盖彼中地尚中正,自洛中脊来,只是太南,去得远,故有热。若浙间则皆边东南矣,浙西声音亦好。如台、温全不可晓,闽、浙声音尤不正。大抵本朝地气自北而南,南北混合后,北人声音皆入南中,所以乱却。如汴都平,洛都山,故语音最正。范蜀公(范镇)与温公(司马光)争论蜀洛语音,温公谓洛中语音近古,盖天地之中,得阴阳之正故也。”**上下文补充**: 此段为朱熹与弟子讨论方言问题的对话,前文提及宋代科举用韵争议(如“沈约韵”与“古韵”之争),后文延伸至地理环境对语言、文化的影响。朱熹以“地气中正”解释洛阳语音纯正,并将广东语音的“尚好”归因于地脉承接中原(洛中脊),但因偏南气候炎热,仍不及洛阳正统;同时批评浙东(台州、温州)及闽浙方言混杂不正。--- ## 关键背景与延伸
1. **版本差异**:
不同版本《朱子语类》对章节归类略有调整,明代成化本将方言讨论归入“杂类”,而清代《四库全书》本可能调整卷次。需结合具体版本判断
2. **朱熹的语言观**:
朱熹将语音“正讹”与“地气阴阳”相联,体现理学“理一分殊”思想——中原(洛阳)为“理”的源头,四方因地理偏离而“气杂”,导致语音变异
3. **历史语境**:
宋代因南迁导致南北文化碰撞,朱熹此论暗含对南方文化“边缘化”的焦虑,试图以中原为中心构建文化正统性。


IP属地:广东1楼2025-09-18 17:31回复
    朱熹以“地气中正”解释[北宋时期的西京]洛阳语音纯正,并将[以广州为中心的]广东[广中]语音的“尚好”归因于地脉承接中原(洛中脊),但因偏南气候炎热,仍不及洛阳正统[因处于“洛中脊”而“尚好”];同时批评浙东(台州、温州)及闽浙方言混杂不正。

    [洛阳至广州,南北纵向一条经络线,纵向大约3000里,跨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省。]宋代因南迁导致南北文化碰撞,朱熹此论暗含对南方文化“边缘化”的焦虑,试图以中原[中线]为中心构建文化正统性。
    [广中正处于这条中线上,所以声音尚好


    IP属地:广东2楼2025-09-18 17:55
    回复
      2025-10-12 14:59: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宋元明清历朝历代,“广中”都指广东珠三角一带 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9816297640862149501
      时珍曰∶橘皮,纹细色红而薄,内多筋脉,其味苦辛;柑皮,纹粗色黄而浓,内多白膜,其味辛甘;柚皮,最浓而虚,纹更粗,色黄,内多膜无筋,其味甘多辛少。但以此别之,即不差矣。橘皮性温,柑、柚皮性冷,不可不知。今天下多以广中[广东中部,珠江三角洲]来者为胜,江西者次之。然亦多以柑皮杂之。柑皮犹可用,柚皮则悬绝矣……
      南宋朱熹的《朱子语类》中记载:“四方声音多讹,却是广中人说得声音尚好”。这里的”广中“指哪里呢?讲粤语的广中人[广东中部(珠三角)地区的人]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9816297640862149501
      北宋初年郑熊作《广中荔枝谱》。郑熊做过南海县(如今的大半个珠三角地区)主薄。《广中荔枝谱》是广东最早关于荔枝的著作之一…
      元《宋季三朝政要》卷六 “苏刘义卒,苏京湖老将,虽出吕氏,乃心在王室,永嘉推戴,实建大功,后世杰用事,志郁郁不得展,其人刚躁不可近,然能服义,终始不失大节,而广中[广东中部]疠气传染而死,哀哉!”苏刘义,字任忠,苏轼八世孙,南宋末年,奋力抵抗元军,随宋军转战广东而染疠气,宋军于新会崖山海战失败,后死于顺德都宁岗。据说苏炳添就是苏刘义后裔。所以这里的广中就是他染疠气的地方,抵抗元军的前沿陈地新会…
      元末 陶宗仪《说郛》卷三十五“广中富人多畜鬼奴绝有力可负数百斤......有一种近海者入水眼不贬谓之昆仑奴。” “乐府有菩萨蛮,不知何物,在广中,见呼蕃妇为菩萨蛮方识之,南海庙前有大树,生子如冬瓜,熟时解之其房如芭蕉,土人呼为波罗蜜,渍之可食。”《说郛》中描述的广中就是广州,广州因为是对外港口,有很多西亚南亚人,黑人叫鬼奴,东南亚人叫昆仑奴,蕃妇叫菩萨蛮。还提到广州[黄埔区]南海神庙的菠萝蜜树[树菠萝]…
      清初吴伟业《绥寇纪略》“其年冬(顺治九年1654年),李定国寇扰广中[广东中部],成功乘间袭破漳泉。”顺治九年1654年8月,李定国从广西柳州发兵攻广州,10月李定国率明军主力围攻广东新会。


      IP属地:广东3楼2025-09-18 18:18
      回复
        秦朝南海郡就已经系秦人官话古汉语雅言,唔通到宋朝就变咗其他语言?广西人冇历史观念嘎?悲哀啊!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5-09-18 18:39
        回复
          北宋军队攻入岭南,灭了南汉政权,设广南路,首府在原南汉国都城广州。广中就是广州为中心的中部地带~后来分设广南东、西路,广中仍习惯以广州为中心~广州两千年以来就是华南中心


          IP属地:广东5楼2025-09-18 22: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