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既有郑万高铁南阳东站呈东北-西南走向(北偏东41.86度),南信合高铁也有跨线郑万高铁襄阳东站方向和平顶山西站方向的需求,所以南信合高铁引入南阳东站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的。下面分析一下南信合高铁向东引出南阳东站的方向。
1.向北(平顶山西站方向)引出的优点:
1)将来顺接南十(商)高铁时引入南阳东站的建设里程相对较短,且跨线郑万高铁前往郑州方向无需换向;
2)既有襄阳东站方向来车跨线南信合高铁前往信阳方向无需换向;
2.向北(平顶山西站方向)引出缺点:
1)按目前公示的设站方案,向北引出后再转弯向南途径唐河设站,干线里程较长,不如南阳东站至沁阳间取直并在社旗设站;
2)河南省内焦作、洛阳、平顶山、郑局管内长治、晋城来车需换向后才能跨线南信合前往信阳东方向。换向方案未充分考虑河南省内通勤和郑局管内运营的便利性;
3)若南阳东站北端的联络线设计成换向专用联络线,则襄阳东站方向来车的跨线行车需要切割郑万高铁正线;
4)若南阳东站北端的联络线设计成顺向联络线,则省内通勤和郑局管内运营跨线车既需要换向还需要切割郑万高铁正线,严重影响行车;
3.向南(襄阳东方向)引出的优点:
1)走形路径贴合既有宁西铁路,按唐河设站方案,线路里程较短;
2)河南省内焦作、洛阳、平顶山、郑局管内长治、晋城来车可便捷跨线南信合前往信阳东方向,便于郑局管内运营安排;
3)在南信合高铁在南阳东站南端侧向引出联络线向北引入南阳东站,正线预留向西继续延伸至十堰(商洛)方向的建设条件,并预留十堰(商洛)方向引入南阳东站联络线的建设条件。在上面的前提下,可以兼顾信阳方向和十堰(商洛)方向跨线郑万高铁北上的需求;
4.向南(襄阳东方向)引出的缺点:
1)在不采用优点3)的前提下,南十高铁或南商高铁需要经南阳市区北侧绕行,线路里程较长,且需要在南阳东站换向跨线前往郑万高铁平顶山方向;
2)采用优点3)需要在南阳市区南部或西部新建一个高铁站,用来承接贯通后的十(商)南信高铁的本线车流,需与地方规划统筹考虑;
3)襄阳东站方向来车需换向跨线南信合高铁前往信阳东站方向,且需切割郑万高铁正线,影响行车;
补充:
关于郑局管内跨线前往信阳东方向的必要性。郑局管内安排部分车流经郑万-南信合在信阳东站跨线京广高铁南下,有利于释放京广高铁郑州至信阳段的运输能力。也能更好地将南信合沿线各地纳入省内高铁网络,方便本线与呼南高铁河南段间的客流往来。
1.向北(平顶山西站方向)引出的优点:
1)将来顺接南十(商)高铁时引入南阳东站的建设里程相对较短,且跨线郑万高铁前往郑州方向无需换向;
2)既有襄阳东站方向来车跨线南信合高铁前往信阳方向无需换向;
2.向北(平顶山西站方向)引出缺点:
1)按目前公示的设站方案,向北引出后再转弯向南途径唐河设站,干线里程较长,不如南阳东站至沁阳间取直并在社旗设站;
2)河南省内焦作、洛阳、平顶山、郑局管内长治、晋城来车需换向后才能跨线南信合前往信阳东方向。换向方案未充分考虑河南省内通勤和郑局管内运营的便利性;
3)若南阳东站北端的联络线设计成换向专用联络线,则襄阳东站方向来车的跨线行车需要切割郑万高铁正线;
4)若南阳东站北端的联络线设计成顺向联络线,则省内通勤和郑局管内运营跨线车既需要换向还需要切割郑万高铁正线,严重影响行车;
3.向南(襄阳东方向)引出的优点:
1)走形路径贴合既有宁西铁路,按唐河设站方案,线路里程较短;
2)河南省内焦作、洛阳、平顶山、郑局管内长治、晋城来车可便捷跨线南信合前往信阳东方向,便于郑局管内运营安排;
3)在南信合高铁在南阳东站南端侧向引出联络线向北引入南阳东站,正线预留向西继续延伸至十堰(商洛)方向的建设条件,并预留十堰(商洛)方向引入南阳东站联络线的建设条件。在上面的前提下,可以兼顾信阳方向和十堰(商洛)方向跨线郑万高铁北上的需求;
4.向南(襄阳东方向)引出的缺点:
1)在不采用优点3)的前提下,南十高铁或南商高铁需要经南阳市区北侧绕行,线路里程较长,且需要在南阳东站换向跨线前往郑万高铁平顶山方向;
2)采用优点3)需要在南阳市区南部或西部新建一个高铁站,用来承接贯通后的十(商)南信高铁的本线车流,需与地方规划统筹考虑;
3)襄阳东站方向来车需换向跨线南信合高铁前往信阳东站方向,且需切割郑万高铁正线,影响行车;
补充:
关于郑局管内跨线前往信阳东方向的必要性。郑局管内安排部分车流经郑万-南信合在信阳东站跨线京广高铁南下,有利于释放京广高铁郑州至信阳段的运输能力。也能更好地将南信合沿线各地纳入省内高铁网络,方便本线与呼南高铁河南段间的客流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