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起名吧 关注:4,383贴子:24,797
  • 0回复贴,共1

起名文化在中国经历了从原始氏族公名到个人私名的发展过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始社会至商周时期原始社会以氏族公名为主,如“神农氏”代表整个氏族。随着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出现,个人私名逐渐分离出来。商周时期,《周易》成为姓名学理论基础,通过阴阳五行、八卦推演分析姓名与命运的关联,形成系统的命名体系。
春秋战国时期名字出现多样化特征,因文字未完全成熟,出现谐音字、通假字现象。例如“易牙”因狄人身份得名,“姬黑臀”等名字也反映了民族融合的特色。
秦汉至唐宋汉代谶纬学说兴起,姓名学与政治、科举结合。唐代《姓氏录》记载了4万多个姓氏,宋代理学发展进一步规范命名规则。明清时期形成完整的姓名学理论框架,并随海外交流传播至日本。 25
现代发展20世纪后,日本学者熊崎健翁整理《姓名学新编》,推动国内体系化研究。现代起名注重音韵美感与文化传承,但部分家长因缺乏传统文化知识,导致“子轩”“梓涵”等重复性名字增多。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9-15 10:3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