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框架:把“母舰”看成一条 30 km 的流浪型戴森环
- 能源:1×聚变-裂变混合堆(主)+ 多座氚-氘“磁瓶”辅机,总出力 15 TW,足够 200 万人生活+工业+推进。
- 物质:舰载 1 200 台“采矿船”+ 模块化冶炼厂,把“小行星/冰核/尘埃”当矿砂,元素周期表全元素可提炼。
- 水、空气、食物:闭环生态 + 纳米级分子拆解重组,把“尿、汗、呼吸废气”重新拼成 H₂O 和 O₂,损耗率 <0.1 %/年。
——官方手册一句话总结:
> “Given energy and mass, anything is recyclable.”
(“只要有能量和质量,任何东西都能循环。”)
---
二、水循环——“尿液→咖啡”的黑科技细节
1. 硬件链路
厕所→离心分离机→多级反渗透→纳米级电解-重组膜→紫外灭菌→储罐
这套流程在 NASA 现有 ECLSS 基础上加了两级“纳米膜”:能把尿素、尿酸直接拆成 N₂+H₂+CO₂,再按需拼回纯净水,回收率 99.7 %。
2. 补损途径
- 采矿船拖回来的冰核(含水 60 %)直接成“新水”来源;
- 聚变反应本身也产水:氘+氚→α粒子+中子,中子再跟舱壁锂陶瓷反应生成氚+水蒸气,侧面给系统补水。
结果:每人每天 3.5 L 用水额度,其中 3.45 L 来自循环,0.05 L 来自“矿+聚变副产”,真正做到“尿一辈子也渴不死”。
---
三、食物——“藻-虫-打印肉”三段式
阶段产物技术占比
1螺旋藻 + 盐生硅藻LED 光生物反应器,24 h 循环55 %
2黑水虻幼虫蛋白粉用厨余、粪便养虫,烘干磨粉25 %
33D 打印肉/面团藻油 + 虫蛋白 + 碳水→喷头成型20 %
- 口感:官方小说写“海鲜味薄饼+坚果奶酪”,香料管够没人抱怨;
- 产能:每 1 m³ 生物反应器年产 25 t 干粉,够 80 人吃一年;母舰带 1 万 m³ 舱段,核心舰队 150 万人主粮自给有余;
- 奢侈补充:
- 沙兔(卡拉克带来)6 个月出栏,提供真肉;
- 银鳍鱼(希格拉海养)DHA 爆表,专供婴儿/孕妇;
但这两样只占热量 3 %,属于“心理慰籍肉”。
- 能源:1×聚变-裂变混合堆(主)+ 多座氚-氘“磁瓶”辅机,总出力 15 TW,足够 200 万人生活+工业+推进。
- 物质:舰载 1 200 台“采矿船”+ 模块化冶炼厂,把“小行星/冰核/尘埃”当矿砂,元素周期表全元素可提炼。
- 水、空气、食物:闭环生态 + 纳米级分子拆解重组,把“尿、汗、呼吸废气”重新拼成 H₂O 和 O₂,损耗率 <0.1 %/年。
——官方手册一句话总结:
> “Given energy and mass, anything is recyclable.”
(“只要有能量和质量,任何东西都能循环。”)
---
二、水循环——“尿液→咖啡”的黑科技细节
1. 硬件链路
厕所→离心分离机→多级反渗透→纳米级电解-重组膜→紫外灭菌→储罐
这套流程在 NASA 现有 ECLSS 基础上加了两级“纳米膜”:能把尿素、尿酸直接拆成 N₂+H₂+CO₂,再按需拼回纯净水,回收率 99.7 %。
2. 补损途径
- 采矿船拖回来的冰核(含水 60 %)直接成“新水”来源;
- 聚变反应本身也产水:氘+氚→α粒子+中子,中子再跟舱壁锂陶瓷反应生成氚+水蒸气,侧面给系统补水。
结果:每人每天 3.5 L 用水额度,其中 3.45 L 来自循环,0.05 L 来自“矿+聚变副产”,真正做到“尿一辈子也渴不死”。
---
三、食物——“藻-虫-打印肉”三段式
阶段产物技术占比
1螺旋藻 + 盐生硅藻LED 光生物反应器,24 h 循环55 %
2黑水虻幼虫蛋白粉用厨余、粪便养虫,烘干磨粉25 %
33D 打印肉/面团藻油 + 虫蛋白 + 碳水→喷头成型20 %
- 口感:官方小说写“海鲜味薄饼+坚果奶酪”,香料管够没人抱怨;
- 产能:每 1 m³ 生物反应器年产 25 t 干粉,够 80 人吃一年;母舰带 1 万 m³ 舱段,核心舰队 150 万人主粮自给有余;
- 奢侈补充:
- 沙兔(卡拉克带来)6 个月出栏,提供真肉;
- 银鳍鱼(希格拉海养)DHA 爆表,专供婴儿/孕妇;
但这两样只占热量 3 %,属于“心理慰籍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