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贴自由是第一位的。贴吧的存在基础不是存人,而是存在话题。发贴不自由就不能保证产生经久不衰、源源不断的话题。所以对可能影响“发贴自由”的封禁、删贴等处理措施应该慎重实施,并遵从有限性和必要性原则。
2、贴吧资源是发贴的物质基础。贴吧首页是珍贵的、有限的资源,有效、合理、节约地利用该资源是在本吧发贴必须履行的义务。顶贴、连续发贴等行为是滥用贴吧资源、妨碍本吧正常秩序的不正当行为,应该做删贴处理,严重的,还应该禁言、封号处理。但合理利用发贴规则仍属于正常发贴行为,比如为使自己的贴子保持在首页而故意间隔一定时间回复评论,不应作为不当发贴行为处理。
3、关于为什么发贴。新读者接触了作品或读者接触了更新的作品内容后,自然会产生自己的理解,进而产生表达的需求。读者可以选择阅读平台、贴吧、线上线下书友圈满足自己的表达需求;选择贴吧的读者,表达的方式就是发贴。在阅读和发贴的过程中,有的读者渴望发展、成长,由此产生更多的需求,他们也可以通过发贴的方式表达需求。所以,读者的表达需求催生了发贴。
4、关于发什么贴。主题贴吧确实需要在贴吧主题范围内发贴,但我认为这不是一种限制,而是一种对在本吧范围内是否构成发贴的认定。我认为,除了法律法规的规定、国家和社会倡导的正能量、公序良俗外,不在本贴吧主题范围内的贴子当然不是发贴,不应该受“发贴自由”原则保护。本吧名称为“铁血残明吧”,结合贴吧简介,铁血残明指的是由柯山梦著作的小说作品《铁血残明》。因此,从文义上理解,本吧主题的核心是《铁血残明》作品,本吧主题的范围没有书面限制,即主题范围涵盖与该作品相关的一切。我认为与作品相关的一切非常广泛,主题范围内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作品本身、文化渊源、故事原型、人物寓意、文化内涵、作品的背景、成书经历、作者的成长和写作等情况、作者和作品所在的历史阶段、与其他类似或同平台作品和作者的比较、读者群体及其文化经济等背景、读者与作品和作者的联系、作品与现实的联系、对作品或作者的演绎加工(比如我看到有小说写柯山梦坑人的剧情)、对作品或作者及其背景、不足的批判,等等。如有不解,可以参考“西游记”这个大IP来理解。
5、关于怎么发贴。发贴,包括发批评贴,我认为应该参照适用与“合理怀疑”相同的规则,即根据经验和逻辑,经初步在外观上审查后,存在基本的线索、证据、理由,才是发贴;发贴不需要事先具有严密的逻辑和数据、资料等依据,这些可以也本来应该在贴子内经举证、讨论、辩论等逐步形成。如果发贴要求事先或初步就存在严密的逻辑和充足的依据,那么将增高发贴门槛,不利于吧友自由发贴,更不利于吸收、团结新人。相反,如果捏造、歪曲、隐瞒事实、信息,在本吧发布贴子,就不应该认定为发贴,自然不适用“发贴自由”的基本原则。
6、贴吧期望的发贴作用。我不知道当前贴吧管理者期望贴吧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但我认为基本的作用至少包括:促进作者、作品和读者的发展、成长;为读者提供交流平台;满足读者的需求;发展、团结更多的读者和其他人;扩大相关的影响力;减少妨碍发展的因素。我认为,但凡可能达成这些作用,不应该禁止将本作作者与优秀的其他作者对比,不应该禁止有人将本作与受众更广的他作对比,不应该禁止他人批判作品、读者和作者。
7、我们面临的问题究竟是什么。
问题一:吧友、读者之间因理解、行为、不喜欢等原因不和睦。这个问题表现为个人之间不和睦、少数人之间不和睦、多数人之间不和睦、多数人与某一个人不和睦。我认为这是人与人相处必然会产生的正常现象,各方像现实中一样互相不搭理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贴吧也有拉黑功能,拉黑不和睦的对方也就彻底舒服了。既然如此,那就不能用删贴、禁言、封号等方式处理不和睦的问题。
问题二:随着受众不断增多,产生了新人与老人的矛盾。本吧的发起设立、完善发展离不开老人,没有老人也就没有本吧。老人们在发起设立本吧时不可避免地存在人数少、主题范围有限的缺陷,缺陷不是过错。随着受众不断增加,新人们也带来了不同的主题,并且围绕主题形成了自己的群体,比如:比较作者、作品、读者的主题及其群体;演绎作品的主题及其群体;攀比优越感的主题及其群体;研究、批判历史背景、历史人物的主题及其群体;等等。由此导致了新人与老人的冲突。这个问题需要贴吧管理人根据贴吧的发展方向来处理,比如“人少但主题突出”“人多且主题多元”。我是一个喜欢热闹和不同声音的人,我支持“人多主题多元”的发展方向。
问题三:混淆了“发贴自由”“不当发贴”和“吧友不和睦”这三个问题,将这三个问题都按“打杀敌人”的方式处理。如上文所述,必须克制地认定“不是发贴的行为”,我认为与本吧主题完全无关的行为、捏造歪曲事实的行为、侵犯他人人格权的行为,都是“不是发贴的行为”,“不是发贴的行为”不受“发贴自由原则”保护,当然可以按“打杀敌人”的方式处理。“不当发贴”是一种错误的发贴行为,可以根据错误的范围、方式、影响的范围采取警告、删贴、禁言等措施。“吧友不和睦”是吧友之间的问题,主要由不和睦的各方自己平息,贴吧管理者可以采取引导、规劝、警告等方式缓解不和睦和控制影响。如果“不和睦的行为”上升为“不当发贴”或者“不是发贴的行为”,那么应该采取对应的措施。
问题四:吧规的发展问题。吧规与法律法规一样,具有滞后性和局限性。如果贴吧不发展,那么不需要考虑吧规发展的问题,特殊情况特殊应对、具体问题具体处理就足以维护贴吧秩序。但如果贴吧、作品要吸纳、团结、发展新人,那发展吧规就具有充分性。当然吧规的发展、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甚至不是一锤定音,为处理同一类问题甚至可以多次、反复修改吧规。
最后我说说我个人完全主观的话。我是一名贴吧老人,我最活跃的时期是14、15、16年,主要活动范围是印度吧、那年那兔吧、李毅吧,当时接触贴吧的贴子后,我总有不尽的表达欲,也会故意排斥他人及其观点,由此我还体会到了令人愉悦的优越感。现在想来,我的这段经历不过是人生的一部分,没有好坏、对错之分,经历过、体验过才能值得被铭记。现在说与本吧的缘分。我从23年开始偶尔逛本吧,参与发贴时已经到2024年了。我在本吧活跃出于娱乐休闲目的,我的阅读APP和百度贴吧APP都被我归类到被我命名为“娱乐休闲”的文件夹。可我对本吧并不依赖,我最近几天逛本吧距离上次逛吧已经几个月了。不过,我觉得我读本作和在本吧活跃的经历在将来一定是值得我铭记的一部分人生,将来我也会像去晚明吧阅读吧友发的地图贴一样,又回到本吧看有价值的贴子。所以,我希望即便吧友都离开了本吧,本吧也可以因为存在有价值的贴子而永远存在。本吧将来存在多少有价值的贴子,取决于我们现在做了什么。就这样吧,批话已经说完了,不知道说什么了,那我就给各位吧友拜个早年吧,祝各位吧友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财源广进、阖家欢乐!
2、贴吧资源是发贴的物质基础。贴吧首页是珍贵的、有限的资源,有效、合理、节约地利用该资源是在本吧发贴必须履行的义务。顶贴、连续发贴等行为是滥用贴吧资源、妨碍本吧正常秩序的不正当行为,应该做删贴处理,严重的,还应该禁言、封号处理。但合理利用发贴规则仍属于正常发贴行为,比如为使自己的贴子保持在首页而故意间隔一定时间回复评论,不应作为不当发贴行为处理。
3、关于为什么发贴。新读者接触了作品或读者接触了更新的作品内容后,自然会产生自己的理解,进而产生表达的需求。读者可以选择阅读平台、贴吧、线上线下书友圈满足自己的表达需求;选择贴吧的读者,表达的方式就是发贴。在阅读和发贴的过程中,有的读者渴望发展、成长,由此产生更多的需求,他们也可以通过发贴的方式表达需求。所以,读者的表达需求催生了发贴。
4、关于发什么贴。主题贴吧确实需要在贴吧主题范围内发贴,但我认为这不是一种限制,而是一种对在本吧范围内是否构成发贴的认定。我认为,除了法律法规的规定、国家和社会倡导的正能量、公序良俗外,不在本贴吧主题范围内的贴子当然不是发贴,不应该受“发贴自由”原则保护。本吧名称为“铁血残明吧”,结合贴吧简介,铁血残明指的是由柯山梦著作的小说作品《铁血残明》。因此,从文义上理解,本吧主题的核心是《铁血残明》作品,本吧主题的范围没有书面限制,即主题范围涵盖与该作品相关的一切。我认为与作品相关的一切非常广泛,主题范围内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作品本身、文化渊源、故事原型、人物寓意、文化内涵、作品的背景、成书经历、作者的成长和写作等情况、作者和作品所在的历史阶段、与其他类似或同平台作品和作者的比较、读者群体及其文化经济等背景、读者与作品和作者的联系、作品与现实的联系、对作品或作者的演绎加工(比如我看到有小说写柯山梦坑人的剧情)、对作品或作者及其背景、不足的批判,等等。如有不解,可以参考“西游记”这个大IP来理解。
5、关于怎么发贴。发贴,包括发批评贴,我认为应该参照适用与“合理怀疑”相同的规则,即根据经验和逻辑,经初步在外观上审查后,存在基本的线索、证据、理由,才是发贴;发贴不需要事先具有严密的逻辑和数据、资料等依据,这些可以也本来应该在贴子内经举证、讨论、辩论等逐步形成。如果发贴要求事先或初步就存在严密的逻辑和充足的依据,那么将增高发贴门槛,不利于吧友自由发贴,更不利于吸收、团结新人。相反,如果捏造、歪曲、隐瞒事实、信息,在本吧发布贴子,就不应该认定为发贴,自然不适用“发贴自由”的基本原则。
6、贴吧期望的发贴作用。我不知道当前贴吧管理者期望贴吧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但我认为基本的作用至少包括:促进作者、作品和读者的发展、成长;为读者提供交流平台;满足读者的需求;发展、团结更多的读者和其他人;扩大相关的影响力;减少妨碍发展的因素。我认为,但凡可能达成这些作用,不应该禁止将本作作者与优秀的其他作者对比,不应该禁止有人将本作与受众更广的他作对比,不应该禁止他人批判作品、读者和作者。
7、我们面临的问题究竟是什么。
问题一:吧友、读者之间因理解、行为、不喜欢等原因不和睦。这个问题表现为个人之间不和睦、少数人之间不和睦、多数人之间不和睦、多数人与某一个人不和睦。我认为这是人与人相处必然会产生的正常现象,各方像现实中一样互相不搭理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贴吧也有拉黑功能,拉黑不和睦的对方也就彻底舒服了。既然如此,那就不能用删贴、禁言、封号等方式处理不和睦的问题。
问题二:随着受众不断增多,产生了新人与老人的矛盾。本吧的发起设立、完善发展离不开老人,没有老人也就没有本吧。老人们在发起设立本吧时不可避免地存在人数少、主题范围有限的缺陷,缺陷不是过错。随着受众不断增加,新人们也带来了不同的主题,并且围绕主题形成了自己的群体,比如:比较作者、作品、读者的主题及其群体;演绎作品的主题及其群体;攀比优越感的主题及其群体;研究、批判历史背景、历史人物的主题及其群体;等等。由此导致了新人与老人的冲突。这个问题需要贴吧管理人根据贴吧的发展方向来处理,比如“人少但主题突出”“人多且主题多元”。我是一个喜欢热闹和不同声音的人,我支持“人多主题多元”的发展方向。
问题三:混淆了“发贴自由”“不当发贴”和“吧友不和睦”这三个问题,将这三个问题都按“打杀敌人”的方式处理。如上文所述,必须克制地认定“不是发贴的行为”,我认为与本吧主题完全无关的行为、捏造歪曲事实的行为、侵犯他人人格权的行为,都是“不是发贴的行为”,“不是发贴的行为”不受“发贴自由原则”保护,当然可以按“打杀敌人”的方式处理。“不当发贴”是一种错误的发贴行为,可以根据错误的范围、方式、影响的范围采取警告、删贴、禁言等措施。“吧友不和睦”是吧友之间的问题,主要由不和睦的各方自己平息,贴吧管理者可以采取引导、规劝、警告等方式缓解不和睦和控制影响。如果“不和睦的行为”上升为“不当发贴”或者“不是发贴的行为”,那么应该采取对应的措施。
问题四:吧规的发展问题。吧规与法律法规一样,具有滞后性和局限性。如果贴吧不发展,那么不需要考虑吧规发展的问题,特殊情况特殊应对、具体问题具体处理就足以维护贴吧秩序。但如果贴吧、作品要吸纳、团结、发展新人,那发展吧规就具有充分性。当然吧规的发展、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甚至不是一锤定音,为处理同一类问题甚至可以多次、反复修改吧规。
最后我说说我个人完全主观的话。我是一名贴吧老人,我最活跃的时期是14、15、16年,主要活动范围是印度吧、那年那兔吧、李毅吧,当时接触贴吧的贴子后,我总有不尽的表达欲,也会故意排斥他人及其观点,由此我还体会到了令人愉悦的优越感。现在想来,我的这段经历不过是人生的一部分,没有好坏、对错之分,经历过、体验过才能值得被铭记。现在说与本吧的缘分。我从23年开始偶尔逛本吧,参与发贴时已经到2024年了。我在本吧活跃出于娱乐休闲目的,我的阅读APP和百度贴吧APP都被我归类到被我命名为“娱乐休闲”的文件夹。可我对本吧并不依赖,我最近几天逛本吧距离上次逛吧已经几个月了。不过,我觉得我读本作和在本吧活跃的经历在将来一定是值得我铭记的一部分人生,将来我也会像去晚明吧阅读吧友发的地图贴一样,又回到本吧看有价值的贴子。所以,我希望即便吧友都离开了本吧,本吧也可以因为存在有价值的贴子而永远存在。本吧将来存在多少有价值的贴子,取决于我们现在做了什么。就这样吧,批话已经说完了,不知道说什么了,那我就给各位吧友拜个早年吧,祝各位吧友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财源广进、阖家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