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极夏彦吧 关注:7,367贴子:49,505
  • 8回复贴,共1

【试译】《妖怪图卷的妖怪画》 by 肉彦叔 (不对)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其实就是猫尾桑之前照片贴的渣翻……[哼唧]
[至于动机…我抽了于是在改善心情…?]
原文戳这里
http://tieba.baidu.com/f?kz=997776930
虽然是门外(见习生?),为了可能的烤肉小说[!]作准备练习,发现翻译腔的话请尽情戳这只没关系orz
……话说叔脱离了秋彦模式真的话痨更上一层楼[远目
- 估计要分几次才能更完
- 第一次的进度到第五张照片中间的分隔符
------



IP属地:广东1楼2011-02-15 23:01回复
    妖怪图卷的妖怪画
    京极夏彦
    “暗夜”——不知道您是否了解呢。
    在不夜之城逐渐增加的当下,就算想要体验真正的“暗夜”也不是简单就能做到的事情。完全没有路灯或者发光物体的夜间街道,比我们现代人能够想象的程度还要黑暗得多。
    和室内的昏暗也有本质的区别。
    黑暗是很深沉的。诸如月光之类实际上非常靠不住。“被捏了鼻子也搞不清状况”(*译注:日文俗语,相当于中文的“伸手不见五指”之类,不过因为下文还要引用所以直译……)虽然是陈词滥调了,但假如是真正的黑暗的话,那真的是被捏住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吧。
    这是——相当恐怖的。
    视觉被遮蔽给人带来的不安感是绝大的。比方说,在双眼被蒙住的状态下进食的话,味觉也会变得混乱。如果嗅觉也被抑制的话,可能连区分茶和水都会变得困难。五感需要互相补充配合才能正常发挥作用,而如果某一项缺失的话,则由其它的机能来补足以便正常地工作。然而,经由视觉得到的情报实在太多了。如果失去这个来源的话,所收集情报的量会变得压倒性地不足,而这种缺失无法经由其它的感受器官轻易地得到补充。在这种场合下,补足缺失的情报的就是所谓“想象力”。此处所说的想象力,既包括经验性的判断也包括理论性的预测。总之就是“想事情的能力”的意思。
    假设在黑暗中、忽然鼻子被捏住了。
    非常突然。什么也看不见。也感觉不到有声音或者其它气息。除了鼻尖被捏住的感觉以外,什么都没有。
    无论是谁都会被吓一大跳的吧。
    于是鼻子被捏住的人,肯定会拼命思考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吧。因为可能是威胁到自己性命安全的状况也说不定。
    是什么人的恶作剧——认定这是人为的现象吗。或者将之限定为包括自然现象在内的物理事件,寻找其它可能的解答吗。
    又或者、认为是“妖怪”在捣乱吗——
    类似的解释本身有无限多个。实际发生的事情——也就是“正确答案”,虽说肯定是这些解释中的某一个,但现阶段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的在这个时点还无法确认。
    既然无法确认,那么各种解释对于体验者来说都是同等的。有没有科学或者理论背景作为支持其实并不相关。因为实际的问题已经变换成,“哪一种解释对于体验者来说更加具有现实感”,这样的形式。
    --
    例如井上圆了等人,直白地说的话就是主张无论在任何场合下,只要“可能的”科学的解释存在,那么非科学的解释就应该让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正确的。因为现象本身必须作为合理的结果才能够发生。
    而柳田国男等人,则几乎不掩饰对井上派的这种论调所抱有的反感。然而只因如此就认为柳田是非科学或者迷信的信奉者的话,那也是错误的。
    无论是科学的、合理的解释,还是非科学、非合理的解释,“遵循某种理论来解释发生的现象”这一行为是没有差别的。至于选择怎样的解释全凭体验者自身,而促使体验者做出选择的则是“现实感”——决不是理论的整合性。
    当然,因为理论的完备性而确保了现实感的例子也是有的。但那并不是始终正确的规律。因为所谓实在感,是会因条件——即体验者身处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而受到严重影响的。作为根据是否具有说服力,和是否与现代的合理主义相一致,这中间并没有必然的等价关系。
    正因此,即使那里除了干枯的芒草之外空无一物,也有人会能够“看到”幽灵。
    在这种场合(至少在这个时间点),对于体验者来说比起芒草,幽灵更加具有现实感。就算“可以”用科学的或者合理的解释加以说明,那也仅仅只是“可以”而已。对于体验者本人来说此种解释是否具有现实感,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为何幽灵方面的解释会更加具有现实感——柳田的学说就是研究分析这方面的内容。于是会与井上那种只要违反了现代合理主义、就干脆地舍弃掉的方法论之间产生异议,想来也是理所当然的吧。
    --
    TBC
    


    IP属地:广东2楼2011-02-15 23:02
    回复
      2025-08-07 23:59: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气分好转于是换个脑内mode试图码字去(爬走)]


      IP属地:广东3楼2011-02-15 23:03
      回复
        回复:4楼
        嗯会努力坚持到底的(o>_<o)
        ----
        今晚不知还能做多少先把弄好的更上来吧TvT


        IP属地:广东5楼2011-02-16 21:13
        回复

          而另一方的都市型妖怪没有现象伴随,而是拥有信仰等理论上的背景基础。这些妖怪虽然有形态——但很多却没有固定的名字。
          结果上便是这两种类型以互相混淆的形式,形成了我们现在所了解的妖怪(虽然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之后,没有名称的东西被赋予了名称,没有形象的东西被塑造出了形象,但那都是属于后世的范围了)。
          然后还有一个决定性的差异。
          都市型的妖怪会夜行——这样的一个特性。栖息在观念中的妖怪们会集结成群在城市街道间驰骋横行。这就是所谓的“百鬼夜行”。
          那么,说到“百鬼夜行”的场合,首先想起的应该就是鸟山石燕所著的《画图百鬼夜行》系列吧。这本书虽然书名叫百鬼夜行,在其中登场的妖怪们却并不是列成队在行进,反而是所谓的妖怪图鉴之类。
          而另一类以《百鬼夜行绘卷》的名称广为人知的,则大概是指以传言为土佐光信所画的《百鬼夜行绘卷》(即所谓真珠庵本)为代表的一系列绘卷群体吧。
          一般提到“百鬼夜行”,大体就是指这两者其中之一——这么说大概也不算过分。然而本书选取的绘卷——虽然也多被称呼为《百鬼夜行绘卷》——却并非这两者中的任何一个。
          收录在本书中的是,《化物全录》《化物绘卷》《百怪图卷》《百鬼夜行绘卷》这四种。
          (*译注:书名第一项为意译,原文《化物つくし》,直译是“尽收所有妖怪”之义。)
          这些绘本都不是以故事的题材来编集的。
          而以真珠庵本作为发源的《百鬼夜行》绘卷系列,也是不具有情节性的绘卷。
          然而在这些绘卷中,各种异形物体——付丧神——都市型妖怪们,却被画成排着队列缓慢前进的样子;构图本身就像在描绘百鬼夜行的景象,给人以背后有故事性存在的预感。
          在此基础之上,绘卷的最后往往画有因为某种情况异形们被驱散的情景(关于“最后的部分”虽然一般会被画成因为朝阳的光辉而四散退去,但“其实是被降魔的陀罗尼的火球灼烧”这个由田中贵子氏提出的假说也被认为很有说服力)。
          也就是说,虽然缺乏明确的故事性,这些绘卷还是依照“从最初到最后”的时间轴顺序展开的。假设认定最后的景象是陀罗尼之火的话,那么果然还是如田中氏所主张,可以推定绘卷的本源是出自《付丧神绘卷》的部分节选——于是其实还是传说故事的一部分。虽然故事本身已经失传,但叙述的性质被吸取、从而保存下来也是可能的。
          但本书收录的四种图卷,连这种叙述性也没有,是明确的图鉴体裁。妖怪们被分隔开来描绘,并添写上各自的名称(以真珠庵本为代表的绘卷中的异形们,在那个阶段还没有被赋予固定的名称。但其中也有些在被认为年代更早的图卷中被标注过名字)。这种体裁之后也被石燕完整地继承下来。
          不过,石燕在绘制《百鬼夜行》系列的时候,也参考了真珠庵本系统的妖怪——这点也是十分明显的。
          真珠庵本对后世的妖怪画卷产生的莫大影响是无法动摇的事实,若说石燕也因此没能免俗的话也不能算错;不过从石燕的角度,是把至今为止仅仅一直复写下来的真珠庵本系统妖怪画卷给分割开来,一个个进行命名——这种划时代的变革。而且石燕非常执着于在画面中植入情报。这种与狂歌(*译注:江户时代流行的滑稽和歌)相通的洒脱的游戏精神,赋予了妖怪画区别于之前的意义——即解释的妙趣,这一点应该说是值得注目的。
          因此,说石燕思路的来源存在于本书收录的绘卷当中,应该是没有错的。只要稍加比较就能看出,且不说形象和名称,连收录的顺序都被石燕原原本本地承袭下来。
               ----TBC----
          


          IP属地:广东7楼2011-02-16 21:15
          回复
            回复:8楼
            其实我看中间那部分的时候一直在想咦这不就是涂佛中间的论调吗叔在摸鱼吗难道[自重


            IP属地:广东9楼2011-02-16 23:13
            回复
              ……每到周四就各种纠结各种累得不想动……[趴
              今天理论上一次性更完,不过可能之后还要再校对抓虫吧[远目]


              IP属地:广东10楼2011-02-18 00:19
              回复
                (接7L)
                石燕首先继承收录在本书中的绘卷风格作为基础,再吸收真珠庵本系统的妖怪,在此之上更加入原创的妖怪概念,完成了最终形态的《百鬼夜行》——这样的看法应该是可以成立的。
                在这样的场合下,从年代最早的真珠庵本开始,以石燕作为终结的线索是相当容易捕捉的。然而,若想在从真珠庵本到石燕的系谱中定位本书收录的绘卷位置的话,虽然很遗憾但却是无法做到的。
                收录在本书中的妖怪们,和真珠庵本系统中的妖怪们之间有一条明确的界限。和将付丧神作为中心的真珠庵本不同,本书中登场的没有一个是器物的妖怪。与追求着卓越的美感画下的室町时期的异形们毫不相称,这些画本中描绘的是能够令人感受到某种乡土气息的妖怪形状。造型也许算得上出奇古怪、却很难称之为精练——然而正因为如此,才能够从各自的形象中,略微窥得现实感的残留碎片。
                以真珠庵本为起始的《百鬼夜行绘卷》,确实保留着作为传说故事一部分的图画背景。然而被描绘的却是对祭礼队列的滑稽模仿——是都市的风景。正如从列队前进的异形们全都是象征物件的付丧神这个事实也能推测出的,这些只不过是都市型妖怪——不具有现实性的妖怪们的形象。
                然而本书所收录的《百鬼夜行绘卷》中登场的妖怪们,无论哪个都是具有现实性的村落型妖怪。见越入道也好兵主部也好精蝼蛄也好,都是民俗社会中有血有肉、口耳相传下来的传统妖怪。
                (译注:见越入道(见越し入道),传说会以僧人的姿态出现在夜路上,遇到的人越盯着看形象会变得越大,被它经过头顶或者头抬得太高向后摔倒的话,就会被掐住喉咙扼死。日本各地和许多文献里都有类似的记载。至于兵主部跟精蝼蛄是什么……你们都懂的我就不多解释了[远目] by 不负责任的翻译君)
                没错,被收录在本书中的妖怪画,都是试图捕捉那些会在黑暗中捏人鼻子的现实系妖怪所产生的结果。是用尽可能自然的形象,描绘下本应是没有固定形象的现实系妖怪的尝试举动。
                都市文化向地方上流出、地区文化向都市中流入——在当时的背景下存在着这样被活性化的情报交换。本书收录的绘卷也可以看作是山野妖怪们向都城侵袭而来的证明。正因为获得了形象,现实系的妖怪才得以和没有现象伴随的观念系妖怪立足于同一条起跑线上。
                --
                本书中收录的四种文本,虽然无法判明精确的时间顺序,其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却是相当明显的。虽然也存在微妙的差异,但可以看出是复写了同样的图像。
                本来的话,现实系的妖怪是没有形象的。就算是观念系妖怪,既然也只是想象的产物,那无论画成什么样子都应该是画师的自由才对。然而——不知为何,妖怪的形象几乎都被持续地以可称之为固执的作风复写下来。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妖怪——并不是个人的创造物。那是超越了个人的空想范畴、在境界之外俨然存在着的威压感。就像最开始时已经说过的——妖怪并不是虚构。
                也就是说,收录在本书中的妖怪画与其说是绘卷,不如说是博物志的一种——扎根于知性的、对于不可知之物的体系化行为。而这些形象既然来源于知性,那么就不是可以凭画师的好恶随意篡改的。擅自加以创作的话,就变成了给狼画上角、或者给牛画上翅膀一样的行为。
                但是。
                描绘动物的话可以参考活生生的范例——即确定不变的原形,而对于妖怪来说却没有这种东西。所以妖怪画才会一直被复写,因为后人处于“不得不假设前人所描绘的图形是正确的”这样的境地。
                然而正因如此,妖怪博物志在这个阶段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混乱。情报一旦被复制则必定面临退化的命运。就算在被认为联系较为紧密的、收录在本书中的四种绘本中,错综交叉的地方也随处可见。
                就算想要修补损坏欠缺了的情报,却不存在确定的原形;从结果上来说,为了补足退化的部分,画师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残存的情报经过整理统合之后,被附加上偏离本源的意义。
                正因为不存在不变的原形,情报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更新。就像传话游戏一般,内容以缓慢的速度发生着变质。
                经历过各种文化与思想的洗礼、形象根据人们的意志被取舍选择,最终——妖怪们获得了完成态的性质。到达这个阶段之后,现实系的村落形妖怪们和观念系的都市型妖怪们最终进入了统一的体系。
                而石燕的工作从结果上来看,则是将本已形骸化的两种妖怪暂时性情报化之后,再在想象的层面上对之进行再构成和统一的作业。
                于是妖怪作为妖怪被塑造完成了。
                然而在完成的同时也失去了一些东西。
                现实系的妖怪失去了现实性,而观念系的妖怪失去了理论的背景。
                石燕画下的妖怪绘卷,无疑是一种妖怪的最终完成形态。然而被禁闭在其中的妖怪们,从最初开始就不再被允许去捏人的鼻子。妖怪在被作为妖怪完成的那个时点——就已经经历过一次死亡了。
                --
                被封存在本书中的,是经石燕之手赋予死亡之前、虽然粗糙但却活力十足的妖怪们。而对于我们这些已经变得迟钝的现代人来说,是否还能领会到那在暗夜之中,仿佛鼻尖被捏住的真实感呢。
                ---完---
                


                IP属地:广东11楼2011-02-18 00:20
                回复
                  2025-08-07 23:53: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通常是深夜党员的人揉眼表示星期四它真要命啊真要命……
                  虽然说是俗语但真的出现太多次了啊肉彦叔ww……嘛不过这还不是他的下限他下限都在肉小说里边了[够了


                  IP属地:广东13楼2011-02-18 14: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