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位不闰”,字面意思,修了五德正位,就难以闰向其他果位。
备注:这个难闰不是完全不能闰,坎离从阴阳,水火入正始,就是正位闰的例子。
错误认识:修了其他道途无法闰向正位,属于理解本末倒置。
2.“收位不余”,以正为始,收位处于末位,换句话说,收位就是这一道集成于一体,自然不可能允许余位分享权柄。(有余位会大大损害收位的意向)
典型例子:为什么龙属把控水德,成年以后就紫府,但最终只有一个水德金丹?不是不想,是收位意向导致的。
3.“变位不居”,“变”乃更易之道,法无常形、果位不会久依于一人。字面意思就是,不能在变位上久留。
错误认识:变位就是大坑,这是不对的,恰恰相反,在正常情况下,变位是绝佳的跳板,可以供修士暂栖一位,借位格炼金丹、成道种,最终闰向更高的位置,也变相成全了变位的意向。
典型案例:太元先求变位庚金,后闰正位兑金。太青先求变位渌水,后图府水。
4.“蕴位不拒”,这个没什么说的,“蕴位”可余可闰,来者不拒,证的越多,对果位的加持就越大。
5.藏位??,暂时未公布,不好评价。
备注:这个难闰不是完全不能闰,坎离从阴阳,水火入正始,就是正位闰的例子。
错误认识:修了其他道途无法闰向正位,属于理解本末倒置。
2.“收位不余”,以正为始,收位处于末位,换句话说,收位就是这一道集成于一体,自然不可能允许余位分享权柄。(有余位会大大损害收位的意向)
典型例子:为什么龙属把控水德,成年以后就紫府,但最终只有一个水德金丹?不是不想,是收位意向导致的。
3.“变位不居”,“变”乃更易之道,法无常形、果位不会久依于一人。字面意思就是,不能在变位上久留。
错误认识:变位就是大坑,这是不对的,恰恰相反,在正常情况下,变位是绝佳的跳板,可以供修士暂栖一位,借位格炼金丹、成道种,最终闰向更高的位置,也变相成全了变位的意向。
典型案例:太元先求变位庚金,后闰正位兑金。太青先求变位渌水,后图府水。
4.“蕴位不拒”,这个没什么说的,“蕴位”可余可闰,来者不拒,证的越多,对果位的加持就越大。
5.藏位??,暂时未公布,不好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