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配音录制真的很费心
——双方都透露出“想实现有趣内容”的热情。《机战》的战斗动画是大特色,近年作品的动画质量堪比动画片。悠久历史中,制作方式有变化吗?
宇田:其实从旧作到最新作,基本制作方式没变。我们采用一种叫“部件动画”(尸块,龙骨)的手法,将机体的手、脚等部位单独移动来表现整体动画。但数据结构上跨平台移植困难,如何优化制作方式是我们长期的课题。
名仓:随着硬件进化,图形分辨率提高,机体绘制的工作量也增加,非常辛苦。因此我们积极融合3D模型和2D图形。不过,2D有3D无法实现的独特表现,所以需要灵活应对。
宇田:《机战30》的战斗动画部分在《机战Y》中也有出现,但由于更换了游戏引擎,严格来说是重做的。《机战Y》距前作发售4年的原因之一,就是战斗动画的重制。
——竟然下了这么多功夫。还有其他开发中的辛苦经历吗?
宇田:每次做新作都在思考,配音台本的制作和检查真的很麻烦。没有配音的文本可以到最后修改,但配音无法轻易重录,且录制时间较早,所以从早期就得非常细致地准备,避免遗漏。
——是指角色对其他作品角色的提及台词吗?
宇田:跨界互动的配音是粉丝期待的重点,我们特别用心。录制时剧本和战斗演出可能还未完全确定,所以会让声优多录一些可能用到的台词。
——作为保险多录一些?
宇田: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会重录,所以得有备无患。
——真是重要的保险(笑)。名仓先生呢?
名仓:不是开发时的场景,但看新机器人动画时,我会不自觉地以《机战》开发者的视角思考,苦笑自己“这个场景可以做成这样的剧本”“机体的这个要素可以做成特殊能力”。
——粉丝们应该也会想“这个武器需要多少气力才能用”吧?
名仓:太常见了(笑)。开发现场来说,近年作品面向全球发行,翻译和本地化日程变得很重要。
——《机战Y》是全球同步发售,文本完成时间应该很早吧?
名仓:比过去提前了很多。除了日程问题,时代变化带来的伦理观差异、各国文化差异也导致原作剧情有时无法直接使用。为了让全球玩家享受《机战》,本地化是我们非常注重的工作。
——作为粉丝,知道系列能在全球受欢迎真的很开心。
宇田:不仅要吸引海外粉丝,为了系列延续,我们也希望在国内吸引新粉丝。在继承游戏核心魅力的同时,融入适应时代的游戏性,打造只有万代南梦宫Forge Digitals才能实现的《机战》。
名仓:这是团队的共同目标:守住该坚守的,改变该改变的,持续开发充满新鲜魅力的《机战》。
未来40年、50年,系列会有很多变化,但我们希望与玩家一起,作为机器人动画文化的一部分继续存在,团队将齐心协力持续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