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到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1. 冰法术的冰雾效果跟火球电光那些不一样,不是击中、爆炸然后就消失,而是会波及所经过的所有目标,而且会让整个法术效果持续存在,存在时间就是冰效果的时长。这里我填了63秒,那么大约1分钟内任何生物接近冰雾落点附近都会触发法术效果。法术作用在目标上的强度会随着这团冰雾存在时间变长而线性削弱。前提是冰伤害效果的基础消耗(base cost)在所有远程效果中最高,否则法术的飞行效果就不是冰雾了。
2. 魔法反射的效果是交换施法者和目标。同一个法术被不同目标反射时,相当于这些不同目标分别使用同一个法术攻击到了玩家。来源不同的相同法术在玩家身上不会相互覆盖。
3. 召唤物出现在冰法术的范围内就会触发效果,当所在区域有好多个冰法术冰雾存在,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依次触发各个留存的法术。召唤物触发第一个法术获得暂时魔反后,短时间内把后续触发的效果全反弹到主角身上了,所以魔法反射设定1秒就足够,再长没必要,浪费蓝。尤其是冰伤害部分还必须消耗超过魔反效果。
详细解释的话,
第1次施法只是在地上留下1层冰雾法术,召唤物只触发1次效果,没有反射。
第2次施法,地上有2层法术,这次的召唤物触发2次效果(视频中召唤物发出紫光、右上角的魔法虚弱/抗魔不利持续时间刷新),反射了一次buff效果和魔法虚弱(抗魔不利),魔抗大约-100(不到-100因为第1次施法的法术效果随时间衰减了一点)。以下为了方便叙述,忽略冰法术强度随时间的衰减,就按每次100负魔抗描述。
第3次施法,地上有3层法术,召唤物触发3次法术效果,反射后面两次。反射的第一次魔法虚弱(抗魔不利)享受第2次施法附加的负魔抗,效果达到200,总魔抗-300;反射的第二次抗魔不利受-300魔抗影响,达到400点,覆盖掉了反射第1次的抗魔不利(200),总魔抗-500。
第4次施法,新的召唤物反射3次,抗魔不利的幅度受已有负魔抗的影响,3次分别是600、1200、1800,第3次保留,跟之前几次施法的负魔抗叠加,达到-2300
……
第n次施法,如果忽略之前的抗魔不利到期消失的话,负魔抗能达到(n的阶乘-1)*100。法术中的buff部分(图中是强化体力和生命)跟负魔抗一起按比例增长,同样能达到天文数字。即使考虑到抗魔不利只持续8秒,其实对于总体的影响并不大。感兴趣的可以引入时间变量写个代码或者列个excel表模拟一下。
实际上增长的幅度倒是没有理论上这么高,原因就是冰法术强度随时间的衰减。上面我们假设每次触发反射的抗魔不利都是100点,其实可能一次施法反射的抗魔不利依次是98、96、94、92……,因为每次施法有时间间隔。
其次,除了抗魔不利随时间衰减,魔反效果也会衰减,导致召唤物挂上的魔反效果并不是100%,可能是98%,叠buff的过程中可能会漏掉几次某些魔法效果的反射。
这些因素导致用这个法术叠buff的结果每次都有点差别。但是依然比几乎所有的叠buff方式都要快得多。而且这个方法只需要1个法术且不用别的特定条件配合(比如引一堆怪或者对着法杖任务的4个小鬼放AOE魔反+抗魔不利)。
在老滚4重制版也能用。虽然重制版强化体力没太大用,但是重制版可以强化力量,然后利用无上限的盾击伤害一盾拍死。也可以一次性强化一堆属性。比如这个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mtXzuE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