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开行快捷集装箱班列的可行性及安全保障研究
随着铁路网规模不断扩大和发展,截至2023年底,全路设计速度200km/h的线路已达46条,其中城际铁路及客运专线共17条,仅11条线路开行速度200km/h的动车组与速度80、90、120km/h的货物列车,且仅丹大线允许速度200km/h的动车组与80km/h的集装箱班列区间交会运行。200km/h客货共线铁路能够同时兼顾客货运输需求,在提高运输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既有200km/h客货共线铁路在货物列车的运行速度、准点率以及与动车组的协调运营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随着社会对高效物流服务需求的日益增加,有必要对200km/h客货共线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模式进行改进,以进一步提升我国铁路货物运输效率。
诸多学者针对200km/h的客货共线铁路开行120km/h集装箱班列开展了大量研究。邹明辉对200km/h客货共线铁路开行120km/h集装箱班列的优势以及路网匹配性进行了分析,证明了客货共线铁路具备开行120km/h集装箱班列的可行性和技术条件。刘明从120km/h集装箱班列具备运输载重轻、速度快、货物密闭性好的特点出发,指出开行120km/h集装箱班列能够有效解决200km/h客货共线铁路运输效率低的问题。姚清晨通过对货物运输中适宜入箱货物占比情况及公铁联运服务需求的分析,姜昕良等通过对不同速度列车共线运行时的通过能力进行分析,明确120km/h集装箱班列在200km/h客货共线铁路的适用性。对于200km/h客货共线铁路动货区间交会的问题,既有研究主要从交会时动车组和货物列车的气动性能、货物稳定性、列车运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刘堂红等通过京秦线动货交会试验,证明在货物装车作业质量良好的情况下,200km/h动车组与120km/h货物列车在4.4m线间距的线路上交会是安全的。李志伟等研究了明线和隧道2个场景下,动车组与快速集装箱平车交会时的气动性能,提出明线 会车时集装箱平车受到的侧向力和侧滚力矩均比隧道会车时大。柯向喜以黎湛铁路实际动货交会运营为例,针对货车装载状态、货运安全监控等方面,提出相关安全防范措施,保障动货交会安全运行。此外,部分学者还针对列车明线交会时气动载荷对列车横向振动的影响、不同速度等级列车交会对旅客舒适性的影响、 列车交会时产生的压力波对列车运行安全性能指标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既有研究多从运输组织效率、列车交会技术参数等方面,分析200km/h客货共线铁路开行120km/h集装箱班列的可行性,对120km/h集装箱班列与动车组 区间交会的安全风险及安全防护措施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因此,综合考虑既有动货交会试验及运营经验,结合动货区间交会安全风险分析,对200km/h客 货共线铁路开行可与动车组区间交会的快捷集装箱班列的可行性和安全问题进行研究。
随着铁路网规模不断扩大和发展,截至2023年底,全路设计速度200km/h的线路已达46条,其中城际铁路及客运专线共17条,仅11条线路开行速度200km/h的动车组与速度80、90、120km/h的货物列车,且仅丹大线允许速度200km/h的动车组与80km/h的集装箱班列区间交会运行。200km/h客货共线铁路能够同时兼顾客货运输需求,在提高运输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既有200km/h客货共线铁路在货物列车的运行速度、准点率以及与动车组的协调运营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随着社会对高效物流服务需求的日益增加,有必要对200km/h客货共线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模式进行改进,以进一步提升我国铁路货物运输效率。
诸多学者针对200km/h的客货共线铁路开行120km/h集装箱班列开展了大量研究。邹明辉对200km/h客货共线铁路开行120km/h集装箱班列的优势以及路网匹配性进行了分析,证明了客货共线铁路具备开行120km/h集装箱班列的可行性和技术条件。刘明从120km/h集装箱班列具备运输载重轻、速度快、货物密闭性好的特点出发,指出开行120km/h集装箱班列能够有效解决200km/h客货共线铁路运输效率低的问题。姚清晨通过对货物运输中适宜入箱货物占比情况及公铁联运服务需求的分析,姜昕良等通过对不同速度列车共线运行时的通过能力进行分析,明确120km/h集装箱班列在200km/h客货共线铁路的适用性。对于200km/h客货共线铁路动货区间交会的问题,既有研究主要从交会时动车组和货物列车的气动性能、货物稳定性、列车运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刘堂红等通过京秦线动货交会试验,证明在货物装车作业质量良好的情况下,200km/h动车组与120km/h货物列车在4.4m线间距的线路上交会是安全的。李志伟等研究了明线和隧道2个场景下,动车组与快速集装箱平车交会时的气动性能,提出明线 会车时集装箱平车受到的侧向力和侧滚力矩均比隧道会车时大。柯向喜以黎湛铁路实际动货交会运营为例,针对货车装载状态、货运安全监控等方面,提出相关安全防范措施,保障动货交会安全运行。此外,部分学者还针对列车明线交会时气动载荷对列车横向振动的影响、不同速度等级列车交会对旅客舒适性的影响、 列车交会时产生的压力波对列车运行安全性能指标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既有研究多从运输组织效率、列车交会技术参数等方面,分析200km/h客货共线铁路开行120km/h集装箱班列的可行性,对120km/h集装箱班列与动车组 区间交会的安全风险及安全防护措施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因此,综合考虑既有动货交会试验及运营经验,结合动货区间交会安全风险分析,对200km/h客 货共线铁路开行可与动车组区间交会的快捷集装箱班列的可行性和安全问题进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