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英雄被称作“万金油”,是因为他们的适配性比较广,没有太明显的克星。
也有一些英雄必须搭配合理的阵容出现才能发挥出足够的强度,而大家都爱玩的朵莉亚,恰恰就对阵容需求度极高,一旦匹配到不合理的阵容,本身就只有7分强度的英雄,最多也只能发挥出四五分,甚至直接打了对折。

不过还好,朵莉亚需求的阵容不需要固定某种类型,只要队伍里有一个适合被自己刷技能那就算合理,可即便是这样,路人局中其实很多时候还是难以做到的。
以前的版本,朵莉亚会配吕布,双大招用好堪称团灭发动机组合,后来亚连出现,也有相当不错的表现,然而随着版本变动,这俩边路几乎都没有发育到后期的底气,也就导致了机制契合,但强度太低。
那么朵莉亚还适合哪些英雄搭配呢?尤其是双排,这可是个人气很高的英雄,找到了合理的搭配,上分之旅事半功倍。

首先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哪种类型的技能适合被刷新。
我觉得就一个,那就是“单次技能影响力大”。
其实你想,吕布也好,亚连也好,他们的大招其实都有极其强大的影响力,双大亚连切C完全没压力,用滞空时间可以等到第二个1技能马上好,吕布更不用说了,单单技能伤害后排就扛不住。
所以我们在搭配朵莉亚的时候,这一点一定要考虑到,而我已经有了几个人选。
朵莉亚+杨戬,新时代的绝配组合
新版本的杨戬虽然连续被挨刀,但你还是无法否认他的强度,现在仍然处于偏强势的边路或者打野。

为啥杨戬和适合被刷大呢?其实从KPL赛场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以前朵莉亚给夏侯惇刷大,是为了让他在进场打控制后可以大招再出来,给铠皇刷大是为了连续开大招顶伤害。
而杨戬的不同之处在于大招作为他的核心,是集成了输出和生存的双重属性,说白了,他既有铠皇开大承伤的作用,也有夏侯惇大招撤场的能力。
单次大招进场的杨戬,有可能会被集火秒掉,三道激光刷完没有队友接应是出不来的,而输出方面,有时候三道激光不足以致命。
这时候如果再有一套大招,事情将会完成反转。

一技能的CD哪怕用来当位移技能,第二个或者第三个也能靠大招撑到时间。
第二套大招的群伤会更致命。
如果想要撤退,可以边吸边撤,甚至立即二次进场。
说白了,杨戬的核心是大招,有了第二个大招,就能做到极限逃生,对后排造成击杀,甚至七进七出,大幅度提升了英雄的容错。
如果是双排,建议打野杨戬,这样朵莉亚可以更多的时间去跟随,因为大家都知道,朵莉亚不是那种对线型辅助,连体收益是不大的。
也有一些英雄必须搭配合理的阵容出现才能发挥出足够的强度,而大家都爱玩的朵莉亚,恰恰就对阵容需求度极高,一旦匹配到不合理的阵容,本身就只有7分强度的英雄,最多也只能发挥出四五分,甚至直接打了对折。

不过还好,朵莉亚需求的阵容不需要固定某种类型,只要队伍里有一个适合被自己刷技能那就算合理,可即便是这样,路人局中其实很多时候还是难以做到的。
以前的版本,朵莉亚会配吕布,双大招用好堪称团灭发动机组合,后来亚连出现,也有相当不错的表现,然而随着版本变动,这俩边路几乎都没有发育到后期的底气,也就导致了机制契合,但强度太低。
那么朵莉亚还适合哪些英雄搭配呢?尤其是双排,这可是个人气很高的英雄,找到了合理的搭配,上分之旅事半功倍。

首先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哪种类型的技能适合被刷新。
我觉得就一个,那就是“单次技能影响力大”。
其实你想,吕布也好,亚连也好,他们的大招其实都有极其强大的影响力,双大亚连切C完全没压力,用滞空时间可以等到第二个1技能马上好,吕布更不用说了,单单技能伤害后排就扛不住。
所以我们在搭配朵莉亚的时候,这一点一定要考虑到,而我已经有了几个人选。
朵莉亚+杨戬,新时代的绝配组合
新版本的杨戬虽然连续被挨刀,但你还是无法否认他的强度,现在仍然处于偏强势的边路或者打野。

为啥杨戬和适合被刷大呢?其实从KPL赛场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以前朵莉亚给夏侯惇刷大,是为了让他在进场打控制后可以大招再出来,给铠皇刷大是为了连续开大招顶伤害。
而杨戬的不同之处在于大招作为他的核心,是集成了输出和生存的双重属性,说白了,他既有铠皇开大承伤的作用,也有夏侯惇大招撤场的能力。
单次大招进场的杨戬,有可能会被集火秒掉,三道激光刷完没有队友接应是出不来的,而输出方面,有时候三道激光不足以致命。
这时候如果再有一套大招,事情将会完成反转。

一技能的CD哪怕用来当位移技能,第二个或者第三个也能靠大招撑到时间。
第二套大招的群伤会更致命。
如果想要撤退,可以边吸边撤,甚至立即二次进场。
说白了,杨戬的核心是大招,有了第二个大招,就能做到极限逃生,对后排造成击杀,甚至七进七出,大幅度提升了英雄的容错。
如果是双排,建议打野杨戬,这样朵莉亚可以更多的时间去跟随,因为大家都知道,朵莉亚不是那种对线型辅助,连体收益是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