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steam吧里能听懂的语言只有这种对毫无区别的观察的复述,就好像西瓜一半红一半绿是什么重大的发现一样。看到西瓜的人又是怎么做到为同样看到西瓜的事情而相拥而泣的。
尤其是魂游的几乎完全固定的体验,真的有重复讨论的意义吗。还是说正是因为其体验不存在因人而异的独特性,所以发什么体验,看到的只要玩过就一定有一样的,因此共振成本最低呢。
但这样的共感又有什么意义呢,其难道不是和“原来你也玩原神”一样是毫无难度的事情吗。不涉及个人思考,个人色彩的融入的“共鸣”真的是共鸣吗,其连筛选都构不成啊,不涉及传达新信息的表达真的是表达吗,其只是确认下别人有接受到完全相同的信息而已。
为高考前怎样努力,关于母亲的鸡汤段子的描述而触发“共鸣机制”的,也是完全一样的逻辑吧,这样太三次元了。尽管游戏不完全属于二次元,但我还是随便表达一下,这样为接受内容一致而幸福的方式,到最后不是任何个人的痕迹都没有留下,也没有为世界添加任何多样吗。


尤其是魂游的几乎完全固定的体验,真的有重复讨论的意义吗。还是说正是因为其体验不存在因人而异的独特性,所以发什么体验,看到的只要玩过就一定有一样的,因此共振成本最低呢。
但这样的共感又有什么意义呢,其难道不是和“原来你也玩原神”一样是毫无难度的事情吗。不涉及个人思考,个人色彩的融入的“共鸣”真的是共鸣吗,其连筛选都构不成啊,不涉及传达新信息的表达真的是表达吗,其只是确认下别人有接受到完全相同的信息而已。
为高考前怎样努力,关于母亲的鸡汤段子的描述而触发“共鸣机制”的,也是完全一样的逻辑吧,这样太三次元了。尽管游戏不完全属于二次元,但我还是随便表达一下,这样为接受内容一致而幸福的方式,到最后不是任何个人的痕迹都没有留下,也没有为世界添加任何多样吗。

